用好红色资源 做到学史增信

作者:万来志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30 阅读量:0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物质遗迹与精神文化的总称。它记录着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折射出党的性质与宗旨,彰显了党的初心与使命,具有历史的鲜活性与现实的生动性。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红色资源丰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广西不仅是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及湘江战役等历史的发生地,还有桂林抗战文化城、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等遗迹留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承载党在广西的奋斗历程,用好用活这些资源,有利于增强新时代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事业的信仰、信念、信心,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用好红色资源是增强信仰、信念、信心的内在要求

红色资源既有物质形态,也有精神文化的意涵,是党史的见证。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处处革命旧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无声地述说着党的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时指出,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初心使命意识,感悟共产党人的信仰魅力,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用好红色资源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

近年来,各种形形色色的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层出不穷,更有甚者,打着“解密”“揭秘”等幌子,肆意曲解历史的本真。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需要用真凭实据予以坚决抵制反驳。激活广西各地的红色资源,有利于对历史的立体把握,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利用红色资源就是要将人们重新拉回到那个历史年代,在同一时空中与党史人物对话,以实现心灵上的交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电报、一个个故事,我的思想又受到一次深刻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正能量多了,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能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用好红色资源是树立正确党史观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要“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广西应充分利用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湘江战役纪念园、桂林抗战文化城、邓颖超纪念馆、李向群纪念馆、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等富有本地特点的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出不同的红色主题,挖掘好其中的文化内涵,规划学习路线,让红色资源中的精神内涵真正入心入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用好红色资源的基础在于保护好红色文化遗址

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性、不可复制性。因此,红色资源的利用首要在于保护。从总体上看,广西著名红色资源利用和保护较好,但还有一些红色资源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真正实现全覆盖保护。同时,部分红色资源场馆虽然已建立起来,但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场馆未能从参观者、体验者的角度设计布展内容,导致参观教育效果不佳。各地要在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做好规划、设计、修缮工作,重点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讲好红色故事。此外,要从科学利用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精心布局,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度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用好红色资源的关键在于培养好红色教育人才

用好红色资源应加强对红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高素质的红色教育人才,就难以真正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提升。广西的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等项目日臻成熟,但党史教育缺乏专业人才也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一线党史宣传人员大多是非专业出身或“半路出家”,只能勉强完成基本的讲解任务,很难深入浅出、形成专业讲授,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利用好红色资源的关键就在于培养红色教育人才,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统筹设计,加大培育力度,建立长效机制,还需要整合党史专家、地方党史工作者、讲解员、导游等群体,提升一线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者的素养,真正把握红色资源的精髓,提高传道解惑能力。如此,才能有助于参观学习者产生内心认同的强烈共鸣,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用好红色资源的根本在于建立长效学习教育机制

利用好红色资源,需要建立长效学习教育机制,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一方面,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依托红色资源,合理制定学习纲要、设计学习路线,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营造学党史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创新学习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理论+现场、体验参与等不同学习模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身边红色资源出发,多学党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

用好红色资源的重点在于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

从总体上看,目前红色资源利用还缺乏足够畅通有效的传播载体,并且参观红色遗址、场馆等的,多为单位组织,个体参观者较少。因此,要扩大受众范围,就需各地进一步挖掘好、研究好、宣传好、组织好相关红色纪念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和体验。一方面,通过广泛收集红色资源材料,多维展现历史,还原历史现场,让参观者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精神。尤其要善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重现党史中的各个重要历史节点,让今天的中国人能身临其境体验当年革命者、建设者和改革者的心路历程与奋斗过程,进而将红色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力,促进学史力行。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红色资源”的形式,采用纪录片、直播、开辟经典红色旅游线路、推进社区红色资源传播等方式和手段,把红色资源嵌入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采用小说、文艺创作、舞台表演等艺术手段,呈现红色资源的本质内涵与精神实质,创造更接地气、更符合现代观众欣赏观念和审美要求的文化作品,真正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者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