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逻辑

作者:邹渝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26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伟大成就离不开伟大力量,伟大力量来源于伟大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理解这一思想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行。

历史镜鉴古今,回望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逻辑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铭刻在心,坚持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理论指引航向,探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向世人宣告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

实践铸就辉煌,诠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逻辑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呼声,提出了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福祉无私奉献,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一百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创造出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奋斗成就梦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创新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各个时期的教育工作,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深刻地把握高等教育事业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历史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教育学生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