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意蕴丰沛,意境深远,意义重大。讲话以大历史观把握百年党史主题主线,全面总结了党的伟大创造和辉煌成就,深刻揭示了党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密码,科学指明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路径遵循和光明前景。这是一篇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光芒、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又一光辉篇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讲话揭示了百年党史的不变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出大历史观叙事下党史范式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是理论创新、话语创新,也是叙述和诠释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共党史的叙事新范式,它有效融通、统摄了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这一创新话语之所以能够揭示百年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根本就在于其所蕴含的三重逻辑: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的关联性逻辑,宏大历史叙事下的国家和人民,与中华民族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论断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内在统一性;“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性逻辑,三个“起来”循序渐进、渐次展开,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国历史所呈现的阶段性主题和根本任务,三个“起来”前后相继、拾级而上,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主义铸就政党、政党高举旗帜,旗帜指引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的因果性逻辑。上述三重逻辑有助于我们把握近现代中国历史和百年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有助于我们厘清历史脉络,感知时代脉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获致现实启示,开创未来基业。
讲话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其蕴含的丰富思想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力量的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主体的思想。讲话强调百年党史的四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伟大创造,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江山就是人民的江山、人民就是江山的主人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源自人民的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思想。讲话强调了为民宗旨、人民立场、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正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讲话又特别明确了两点: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都必须要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条件下去实现。
讲话体现出视野宏阔的大历史观和深邃宽广的世界史观。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的论断,关于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关于中华民族与外部世界关系史的思想、关于统筹“两个大局”的思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都不同侧面地体现出把高远的立意建立在对历史宏阔的、超越性的哲学反思之上,也就是说将其上升到历史哲学的维度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自觉在整个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之中思考中国的问题,恰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世界历史紧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和世界历史观,提供了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大思路”,也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明观、世界观和时代观。
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上来,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讲话精神研究阐释工作,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原创性研究、学理化阐释和学科化建构,在深度耕犁中形成更富解释力和引领性的成果,使其“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的力量”,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