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十个坚持”的人民性特质

作者:林莉 刘炀渟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2-02-18 阅读量:0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永恒主题,“十个坚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奔赴下一个百年目标的行动指南,“十个坚持”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特质。

“十个坚持”是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奋斗历史证明,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同一事业,党带领人民奋斗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十个坚持”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体现的正是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十个坚持”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人民性和党性和谐统一,浸透在中国共产党的血脉中,体现在我们党不懈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实践中。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性浓缩在习近平总书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等论断中。

人民是“十个坚持”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为民而生,也因民而兴。“十个坚持”是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带领人民群众从革命、改革与建设实践中总结而成,是百年光辉历程的真实写照。回望党的百年历程,战争年代,各族人民奋不顾身投入革命的洪流;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有力证明,人民是党和国家的最强大靠山,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恢宏史诗。

人民是继承弘扬“十个坚持”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唯物史观主张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而实践性正是人民性的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人民群众不断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继承历史经验,同时更是“十个坚持”的主体力量。

“十个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并总结,也需要在下一个百年赶考路上继承和弘扬。广大人民群众要继承好、弘扬好先辈为我们留下的百年经验,鉴往知来、赓续奋斗,团结一致迈向新征程,在党的带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

胸怀天下是“十个坚持”中人民性的升华。人民性强调无产阶级的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的发展水平。胸怀天下,立足命运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引领,更是中国共产党对各国人民美好期待的积极回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又提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久弥坚,也任重道远。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取得伟大成就;新征程上,我们更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融入世界、拥抱世界!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