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作者:李江涛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15 阅读量:0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新时代以来,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各种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同时应认识到,未来时期,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阶段,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新征程我们必将继续经受狂风暴雨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切实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风险与挑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遭遇的各种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应对的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甚至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都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

近年来一系列全球性重大事件充分表明,整个世界依然呈现出动荡态势且具有新特点。尽管世纪疫情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生活进入了回归正常秩序的通道,但是依然存在病毒变异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社会仍有较大潜在影响。世纪疫情中,传统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发展模式和国际分工体系对各国尤其是某些西方国家的现实及心理冲击,极大地刺激了其对自主、安全、可控或韧性的要求,进而“再工业化”可能成为主要经济体的追求目标,亦加剧了全球竞争态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重大科技与产业创新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发达国家长期处于经济低增长趋势,这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根本原因,并形成了一些国家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的重要源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至孤立主义明显上升,短期内这种现象难以得到根本改观。以俄乌冲突为典型代表的地缘政治利益矛盾所衍生出的各种局部冲突和频发动荡,对全球影响具有明显的难以预测性。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与能源安全、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及老龄化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差异化态度和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动荡与分化。

我国面临的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伴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跃升,我国所面临的来自某些西方国家的打压遏制持续升级。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我国GDP占美国GDP比重超过76%,超过了1995年日本GDP占美国GDP比重的峰值。与发达国家相比,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科技创新已经进入了跟跑、并跑、领跑的“三跑并存”新时期。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与科技的突破性进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的。这必然刺激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敏感神经,他们既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更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十几年来,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到中美贸易冲突,从亚太再平衡战略、印太战略到各种对华的打压,从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到中美科技博弈,无不体现出某些西方国家政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焦虑。《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从法律层面开启全方位、系统性制华时代,来自外部的不同形式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出现,激烈程度随时可能大幅提升。

切实增强“四力”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一个重要思想——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2022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要切实增强我国的“四力”,即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这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

增强我国的生存力,关键在于打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经济建设,我国已经具备强大的农业和工业生产能力与韧性,为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能够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生存奠定了最重要基础。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83亿吨,生产肉类8990万吨、水产品6464万吨、蔬菜7.7亿吨、水果2.99亿吨,分别占全球的比重为25%、28%、36%、50%以及1/3左右,人均重要农产品占有量大大超过全球人均水平。我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基础性支撑。时至今日,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不过,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物质技术能力并非完美无缺,粮食、能源资源、一些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仍然存在重大短板、影响国家安全,而恰恰生存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补齐这些物质技术短板的能力。

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迈上三万亿元新台阶;R&D经费投入强度跃上2.5%的新高度,达到2.55%,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十二位,超过法国、荷兰等创新型国家。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还没有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础研究仍然薄弱、原始创新不足,“卡脖子”问题突出。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既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的核心,也是在国际大循环中塑造新优势、增强我国竞争力的关键。

增强我国的发展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实现重大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是,十年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敢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从体制机制上坚决破除各种弊端,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明显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因此,制度创新是增强我国发展力的基础。不过应该看到,当前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啃下这些硬骨头,继续发展就会面临巨大障碍。例如,如何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如何切实推动共同富裕,如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如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等等。这些都需要以制度创新来提升相关领域乃至总体发展力的成色。

增强我国的持续力,关键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不同时期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了不同时代具体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发扬斗争精神构成了我国发展得以持久的内核。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以世界和人类发展进步的眼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形成了我国发展更加强大的持续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继续保持旺盛的持续力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以全面建设新发展格局为牵引实现“四力”质的跃升

新时代新征程,持续增强我国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实现“四力”质的跃升,构成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其间,全面建设新发展格局又成为实现“四力”质的跃升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和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经济发展,我国的劳动力以及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低成本比较优势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的分水岭,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内需主导经济发展势在必行。经济学家钱纳里指出,大国经济发展的最一般特征是由于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巨大,可以体现出更多的内向化倾向。中美贸易冲突和世纪疫情的暴发使得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迫切。

总而言之,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以及促进世界经济长期繁荣,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了一些成效,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各级领导干部的专业化能力不断增强,但距离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的目标要求还任重道远,距离切实增强我国“四力”的内在要求还有较大不足。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以改革促创新,大力清除各种约束和羁绊,不断强弱项、补短板、扬优势,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双重的,即内需体系不完整和供给约束突出。因此,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方面工作,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全面夯实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有能力消费、敢消费、愿意消费的长效机制,以新型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引领,完善投资机制,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尽快形成能够动态引领供给的完整内需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侧的各类堵点、卡点、脆弱点,要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不仅适应、满足现有需求,而且创造、引领新的需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花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问题,强化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的全球领跑作用,在前沿交叉领域的开拓作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研究,鼓励自由探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和氛围。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经验表明,高水平的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补短板、扬优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基于物联网的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城乡区域经济循环畅通和协调发展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乡村真正成为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就必须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动力和活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在本质上更是改革问题。因此,必须运用改革思维和办法,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要切实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央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