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调查中发现“人”

作者:邢婷婷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19 阅读量:0

中国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树立了注重社会调查的学术传统。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需要继承这一学术传统,通过社会调查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加深对“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将理论创新与现实关怀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承担起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

对“人”的观照贯穿社会学本土化进程

社会调查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枢纽环节,也是对社会的基础与本质予以理解的一种方法体系。首先,社会调查是具象化的。社会调查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和人群,以一时一地的社会风貌为对象,试图理解和把握在具体情景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气质、风俗、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变迁趋势。其次,社会调查是历史性的。要对一个特定资料作出有效解释,就要善于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了解那些习以为常却又容易视而不见的背景;就要将材料置于时间维度之下,避免片面解读或过度诠释。再次,社会调查是整全性的。人类社会发展既存在一般规律,也充斥着碎片化、非预期和非理性现象,社会调查就是要将这些规律和现象都纳入总体性分析框架,做到对事实本身的把握和尊重。最后,社会调查长于共情。在具体场景中所唤起的感性认识,可以使调查者尽可能避免成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这种从情感上激发的对“人”的体恤之情,可以使事物“活”的一面被充分挖掘出来,由此提炼出的理论便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

中国社会学自诞生之初,就深深打上了社会调查的烙印。对“人”的理解、现实的观照、理论的创新,这三者的密切结合贯穿学术传统始终。有学者在民生疾苦中理解社会性质。陈翰笙的经济调查蕴含人文精神,认为只有深刻认识数量众多的农民的生存状况,才能理解乡村社会,并据此判断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而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有学者在人的处境中寻找和确立立场。雷洁琼在江西的经历使她始终秉持“用资料说话”的精神,反对“为了社会学而社会学”,主张着重观察社会变迁给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学者用社会调查串联起学科的本土化与国家发展战略。费孝通所著《江村经济》,既是社会学实地调查的范本,也是他后来开展研究的出发点。改革开放后,费孝通三访江村,通过小城镇研究的系列成果,探讨了中国式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总结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框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驻足当下,如何应对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回顾我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将社会调查的实践精神融入历史的、具体的情景之中,发现社会生活“活”的表达,使“人”得到认识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才具有人民性和主体性。

社会调查要在情境和过程中加深对“人”的理解

加深对“人”的理解,就要善于观察人在情境中展现出来的想法和习惯,也要洞悉观念的形成、意义的建构,还要分析人在宏观结构中如何寻找认同、建立共识,从而确认和应对自身处境。社会调查的长处就是能够进入“情境—过程”当中,理解结构与制度背后沉淀的日常生活逻辑,在发现“人”、理解“人”的过程中,深刻领悟社会大众的所思、所为、所感、所盼。

一是在情境中看观念的形成与意义的建构。情境是时空、文化、习惯的集合体,既受到客观、外在力量的影响,也受到主观动机、经验愿望的影响。我们通过社会调查要着力把握的,就是在情境陶冶之下,人如何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做法;人们如何选择“意义工具箱”,为自身的境遇提供文化解释和精神支持;当人们对自身之外的世界感到无力时,如何寻找安顿、达成自洽。例如,分析今天的就业问题,不仅要看到岗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结构性问题,还要挖掘人们对于“一份好工作”是如何认识的。正是通过跟踪式调查,我们发现,年轻人对职业价值中的自我彰显尤为重视,既希望通过慢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同时又希望可以“真正发现自己”。

二是在过程中看认同的产生与共识的建立。过程意味着持续的时间维度,既包含人的互动以及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包含不确定性与非预期后果。社会调查可以沉浸于过程当中,体察人们在外界冲击下微妙的情感变化、思想转变。例如,观察近年来城市社区建设,我们发现,有社区业主自发建立流动车位登记系统,解决社区停车难问题。有居委会跨社区联动,修建睦邻门打破老旧小区与新建商业住宅的空间壁垒。有社区联合物业公司,将废弃公共场所修整为居民活动空间,广场舞、亲子驿站都有了去处。有社区借助商业、学界等力量举办活动,将环境保护、亲子教育、睦邻友好融为一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各行动主体直接互动的过程,这当中激发出的情感黏性,回应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与关怀需求,社区变成了家园,信任与认同逐步得以建立。

“人”在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今天,我们正步入一个需要用中国思想影响世界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所能做的,恰是通过社会调查,把握根植于我们历史与文化之中、与时代变迁相碰撞所激发出来的体验与思想。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理提炼,就能更好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中国社会变迁的根本性作用——对外提供世界认识中国的途径,对内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建构本土化与自主性兼具的知识体系。

其一,基于人的观念和认识建构中国叙事。历史与文化塑造了人,使人拥有不同生活经验。人们面对同一个事物,默认的内涵、认识的侧重点可能大相径庭。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社会调查,挖掘中国人如何理解人、事、物、环境、关系、情感等,展示中国人看待这些问题的原则、特征及侧重点,再梳理整合,建构中国叙事。

其二,提炼概念框架。自主知识体系是对经验和实践的学理性阐释和理论化表达,在叙事的基础之上进行抽象化和概念化,才能进入到知识积累层面。概念的提炼,不必强调其解释机制是否符合某种特定标准,关键在于其能否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情理和风貌,是否凝结了生活的陶冶和社会的底蕴。

其三,建立理论体系。通过社会调查,扎根社会现实,在中国社会的主体性当中确立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性。从认识论到方法论、从宏观结构到微观心态,构建出向世界介绍并解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理论体系。

(作者:邢婷婷,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