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是源于中华文明内生性的现代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一以贯之的文明内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激发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活力;在淬炼更新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主动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以贯之的文化主体性奠定文明更新的基石
自信源于强大的物质、知识和制度生产能力,源于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钱穆曾说“罗马帝国灭亡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一般,一样是中国,这是中国历史最有价值、最堪研寻的一个大题目。”“延绵不断”涵盖历史、文化、社会、政治诸多方面,既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代代相传,也指精神价值的传扬不息,还指社会组织形式的稳固坚韧。在数千年的历史风霜中,中华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得益于对文化主体性的清醒认知与坚守,得益于深刻的文化自信。
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共同塑造并保持“我们”。
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体系,在近代的大变局中遭遇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的危机。可以说,中华文化因现代转型的需要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它与中国发展变化的现实一道共同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性”,与此同时,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其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又持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生命力。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多样包容的交流互鉴促发文明更新的活力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文明进步的动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国古代先哲崇尚创新创造,主张革故鼎新,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成为中华民族深沉的民族禀赋,成为文明更新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化的多样性是文明更新的重要条件。首先,多元并存的特性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创新的肥沃土壤。“多元”主要体现在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生态孕育了不同特质的地域文化,中原、齐鲁、荆楚、吴越、巴蜀等文化场域都有鲜明特色,彼此既相似也各具风格,既相互补充又能互竞互助;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各民族也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在中华大地共同存在,是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突出优势,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供给丰富养料,提供内在动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华地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不能被理解为互不相干,恰恰相反,这种多样性以“统一”为前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也正是这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地区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便遭遇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其次,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创新注入持久动力。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面向世界、敞开怀抱,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形成了开放创新的文化体系。一方面,中华文化善于与他者取长补短,既保持自身独立性,又融合新的文化内容。丝绸之路的开辟、盛唐气象的形成、海上航线的探索,都是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典范,为世界注入活力,也为自身发展带来新内容;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展现出批判借鉴吸收的特殊能力,这一点从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中能得到充分印证。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华文明的持续更新,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中国式现代化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一员。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动超越的守正创新引领文明更新的方向
在近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境遇下,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文明,实现了文明的赓续不断和现代转型。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上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同人们普遍信仰的价值理念相贯通,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先进的知识分子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升华了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和辩证思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富历史文化滋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主动作为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为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继而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这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同时,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也提供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我国独特的基本国情、文化传统上的自主创造,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当代形象,同时,也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路径依赖,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自信,为其他民族和国家探索现代化文明提供了重要借鉴参考。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副教授)
[本文系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研究”(课题编号:21JZD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