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作者:刘远亮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23-11-14 阅读量:0

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扎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现代化新路。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较早地完成了现代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现代化道路就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也并不意味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要复制西方现代化模板就能实现现代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我们注重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并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来确立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和任务,而是脚踏实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事实上,“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西方现代化模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是多样化的。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打破了西方国家一些人关于现代化的理论预设,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变革及文明演进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二者的统一。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我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注重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以顺应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等发展要求,同时通过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吸收和借鉴人类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近代特殊的历史发展境遇,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无论是在社会基础、路径选择,还是政策议程、制度安排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能片面强调现代化潮流所蕴含的一般性而忽视中国本身的特殊逻辑,也不能片面强调中国特色而忽视人类现代化的共同价值。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破解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现代化在驱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显著优势。在核心驱动力量上,中国式现代化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对于更好应对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复杂国内外环境变化、完成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是极为重要的,保证了推进现代化所需要的稳定环境,使现代化得以行稳致远。在根本立场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克服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弊端。在发展布局上,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科学统筹,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在实现机制上,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发挥举国体制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发展,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握了推动现代化的历史主动。

中国式现代化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理论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从实践来说,正是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国才得以顺利推进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取得举世瞩目的国家建设成就。当今时代,“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折射出了两种不同治理模式的差别,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前进道路上,扎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求我们既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涉及的各方面重大关系,也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切实应对好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