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所致贺信中强调“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始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方案,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不同,现代化的任务就不同,其艰巨性、复杂性就不同,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4亿多人口迈入中等收入群体。当前,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新征程上,中国将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同时,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超大规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也会带来一系列难题和挑战。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读懂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影响;读懂我们解决超大规模人口带来的一系列难题和挑战的底气、信心和能力。我们也应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不仅表现为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体现在百姓是否幸福安康。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国内,我们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以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国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一个个“小而美”“惠而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帮助当地民众解决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活条件,增进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读懂中国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应当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分享更多发展经验,为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不少国家在实现物的全面丰富的同时,陷入了人的单向度发展的困境。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以辩证、全面、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致力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渗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既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既追求物质财富的富足,又强调精神状态的丰盈,突出思想引领、文化滋养及精神支撑。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既要领悟绵亘千年的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又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作用。在二者的互动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中国的绿色发展,让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读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矢志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的战略自信和历史耐心。我们应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和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读懂中国矢志为解决发展安全两大赤字作贡献的理念与行动。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作者系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的理论张力”[21FKSB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