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源泉和动力

作者:唐正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4-02-06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所谓知识,主要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认识与经验的总和。源自实践的认识通过抽象、归纳、演绎等方法形成概念,个别的、具体的知识概念再经过系统集成构成具有稳定结构、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在朴素直观经验—知识概念—知识体系的进阶过程中,实践既是知识产生的源泉,也是推动知识更新的动力,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坚持实践导向,立足新时代中国实践培育和发掘知识生长点和创新源,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实践概念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从基于物质生产的社会历史性活动维度来理解实践的本质内涵,其关注重点在于客观实际及其变化过程。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特征,决定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当从现实的客观实际及其发展变化出发。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实践概念也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强调社会实践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这决定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当从历史实践的内在矛盾运动过程出发。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实践概念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强调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处于特定社会历史关系中的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总和,实践的主体就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人民主体性,决定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为坚持实践导向推动理论创新树立了典范。比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面对布鲁诺·鲍威尔从“精神”而不是“群众”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活动的本质时,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这明确了实践的人民主体性,在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实践活动客观物质性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如果没有改良的农业就无法消灭农奴制。这种观点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体系的原创性建构。在《资本论》中,面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经验层面阐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出资本关系是天然的、永恒的等错误观点,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入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仅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暂时性,而且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可以说,正是对现实经济实践活动唯物辩证法特性的强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过程进行了全景式的理论分析,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魅力。

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同样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唯物辩证法特性和人民主体性,明确指出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牢牢坚持实践导向推动理论创新,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取得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成果。

基于新时代中国实践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知识创新、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开辟了广阔空间、创造了重要契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具有鲜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的成果,而不可能从某种教条的或外来的理论框架中生发出来,也不可能通过机械照搬、套用某种理论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具有鲜明的持续创新性,是对中国实践的概括与总结,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坚持实践导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指导新的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共进。

彰显自主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其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身的特点。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把现代化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联系在一起。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生命共同体维度的人与自然关系。作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抛弃了通过战争、殖民等损人利己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开辟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现代化新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能将思想囿于西方理论范式里打转转,机械套用西方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认识和解读中国实践,而要摆脱“言必称希腊”的心态,让理论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同频同向,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中国特色彰显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以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

强化系统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一个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也应在系统性上用功用力。随着新时代中国实践的不断推进,彰显中国理论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学界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意义、方法、路径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应看到,在哲学社会科学一些领域还不同程度存在重知识点突破、轻知识体系建构的问题,知识体系建构相较于实践创新还有一定的滞后性,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内部的融通性、耦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得到解决,强化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是一个伴随中国实践不断深入而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持续深入发掘知识体系的融通点和创新源,让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全面、更周延地涵盖和集成多元知识、观念、方法、命题、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建构与中国实践相匹配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当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一方面,保持创新的自信和朝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中探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另一方面,保持创新的定力和清醒,不断深化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克服浮躁情绪,避免急功近利,确保知识体系的建构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此外,还应秉持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学术研究视域和情怀,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中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