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和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料因素日益增多。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是“总体”,强调大安全理念,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和方法;强调国家安全要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各方面各环节,打总体战,形成汇聚各方的强大合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一个总体”和“十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百年奋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篇,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怎样的国家安全、怎样维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必然要求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国家安全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对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是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总体要求,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坚决贯彻落实到实践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体现,是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的应有之义。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适应新时代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重点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国泰民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其中之一就是“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强化国家安全制度建设,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治本之策,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全面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健全重大风险跨部门实时监测、分级预警、快速核查、提示通报等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督制度、危机管控机制、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等,形成体系性合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完善国家安全政策体系和法治保障,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全面提升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
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是社会安定有序的风向标。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立足长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信息化源头管控、精准化监测预警、动态化风险评估等制度和机制建设,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持续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是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做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从制度、机制、政策、工作上积极推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新时代新征程,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建立健全党对社会治理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要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统筹政府、社会、市场各方力量,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的组织架构和组织方式,努力把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在市域。要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加快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必须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高站位、高标准谋划推进涉外国家安全工作,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保护体制机制,建立涉外项目法律风险评估制度,持续增强海外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要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加强涉外安全领域立法,健全维护海洋权益机制,完善跨军地、跨部门工作模式,有效防范化解涉海重大安全风险。要深化安全领域国际执法合作,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国际反恐、安全保障等机制的协同协作,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要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双多边机制,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全球性安全问题,寻求普遍安全最大公约数,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