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政治标准考评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王晓勤 来源: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发布时间:2018-10-24 阅读量:0

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奋斗方向与发展路径,对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组织高校师生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研究和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因此,建立高校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政治标准考评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一、现状分析

国内对于高校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政治标准考评体系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高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发展高校党员的组织培养管理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多样化;第二,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淡漠,缺乏成熟理性的理想信仰,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是从当前高校党员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对影响高校党员发展质量的问题进行研究。高校党员自身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新形势下,党性观念淡薄,理想信念模糊;第二,入党前后三观取向变化较大,缺乏社会道德意识;第三,缺乏党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理论修养,缺少基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第四,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只是为了谋求一个好工作,把党员头衔作为自己更好发展的阶梯和筹码。研究认为,要通过认真考察入党动机,严格遵循党员发展的全过程,增强培养教育的实效性和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等举措来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三是从高校党员的政治标准体系长效机制构建、监控体系的构建、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课题组指出,需要从党员教育和培养的内容、形式、管理、队伍等方面入手。第一,创新高校发展党员质量监控,建立一套政治标准考评体系;第二,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工作力度,创新高校党校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突出有用和管用;第三,创新高校党校政治教育管理,突出虚功实做;第四,建立科学评价、多层次、立体化的政治标准评价体系,让党员发展质量得到科学保障。

从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碎片化的过程,普遍缺乏系统、具体的分析,原因多数找的是宏观的社会层面的。

二、研究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党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发展党员工作,尤其是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质量上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建立党员政治标准考评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确保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治本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转化为办学和教育教学优势,确保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突出问题  

一是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加强。高校党员思想政治质量保障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思想政治的缺失会影响高校党员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将高校发展党员思想政治质量保障机制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突出其系统性。二是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现有研究对于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往往研究的深度不够,解决的措施也比较单一,我们需要不断深化研究,探索出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 三是研究的时效性有待加强。新时期的高校党员具有新的特点,高校党员质量保障的方式、方法也要不断创新。根据新时期高校党员出现的新特点,高校党员质量保障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不同的内容和思想政治评价体系,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四、研究内容

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党员队伍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高校党员发展的政治质量保障机制,从而增强我党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提高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分析高校发展师生党员政治标准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究“互联网+思政”质量评估体系;  

(2)分析高校党员发展政治标准考评存在的问题,借鉴高校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  

(3)探索发展高校师生党员政治标准体系新模式,全面系统地把握高校师生党员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4)建立校级党委、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者相互衔接的政治标准责任体系,形成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 

探索发展高校党员政治标准考评新模式,全面系统地把握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难点是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新模式的建设,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程序。目前,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有许多人为因素影响工作的公正性,如何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各高校都在加强发展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程序的研究,但有很多制度还处于实验、摸索阶段,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去完善。 

(作者:王晓勤,副教授,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交通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