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作者:虞岚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02-16 阅读量:0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贫困大学生是指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因而生活拮据甚至无力负担学杂费用的一类特殊群体。现实情况中,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正视困难,自立自强。但是,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无法正确面对困难,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从而引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其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甚至导致违规违法。把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探寻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自尊与自卑相互交织。贫困大学生容易存在过度自尊与过度自卑的心理现象。一方面,由于家境贫寒,部分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自卑,担心因此得不到别人尊重,自我认知消极。这样的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悲观失望、精神萎靡、遇事退缩、孤独痛苦的消极负面情绪。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往往注重脸面,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具有强烈的自尊。不少贫困大学生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厚望,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同时,强烈的自尊使得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也就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尊、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

自立自强与自我消沉两极分化。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和性格特征的不同,面对经济压力时,每个人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吃苦耐劳,自立自强。他们能够保持平和心态,敢于直面现实并克服困难,主动争取助学贷款和补助,以优异成绩赢得奖学金,积极参与勤工俭学,用实际行动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困难自暴自弃、自我消沉。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缺乏改变命运的毅力和决心,缺乏摆脱贫困的具体行动,经济上依赖被动救助,学习上缺乏进取精神,生活上缺乏斗志和信心,这种消沉状态严重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

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相互冲突。渴望交流是大学生共有的特征,人际交往的状况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主动、热情地参加校内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但部分贫困大学生因内心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人际交往状况堪忧。渴望交流,但又恐惧社交、害怕歧视、自我孤立、沉默寡言成为他们最明显的特征。这种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的矛盾冲突,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而长期的人际交往障碍则会导致其情感荒芜、心情抑郁和人格扭曲。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构建全方位济困助学体系,为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贫困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困难,这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想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全方位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在社会层面,通过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等助学政策,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社会帮扶、申请企业赞助、设立贫困大学生资助基金、开辟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形式,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经济援助。在学校层面,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贴和贷学金制度;给特别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开展校企联合,为贫困生寻求勤工助学岗位。在学生层面,要正视贫困和挫折,积极主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树立自强自立精神,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构建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为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机制。因为成长环境和心理辅导缺失等原因,一些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价值观扭曲,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解决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构建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立体化的心理救助体系。一方面,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咨询服务队伍,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制,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的诊断、辅导与咨询。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加强贫困观教育,使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并接受自我,改变不良心态,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使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品质,培育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品格。

构建全局性心理环境优化体系,为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氛围。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受到外部环境的关键性影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学校文化环境不良,这些外部环境因素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因此,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心理环境优化体系。在家庭环境方面,要创造和谐乐观的家庭环境氛围,促进孩子快乐健康成长;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保持积极向上心态。在学校环境方面,学校要营造对贫困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人际氛围,形成健康、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教师应主动关心贫困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学生作出良好示范;同学之间应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社会环境方面,全社会都应尊重、关心和爱护贫困大学生,不用偏见和怜悯的态度对待贫困生,创造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虞岚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