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10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平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一行赴四川大学参加多校联动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上午为主题报告阶段,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等7所高校分别介绍了思政理论课的改革经验,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全方位深化课堂改革,以及大数据在智慧课堂当中的运用等问题。其中,张新平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报告,详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学科发展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兰州大学刘先春教授主持主题报告大会。
下午为分会场备课阶段,在蒙慧教授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师参加了“‘概论’课五校联动集体备课”分会。备课会由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五校联动集体备课。在情况介绍环节,各学校分别对本校“概论”课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汇报,兰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万秀丽教授介绍了兰大“概论”课建设中的六个“集体”抓建设,即通过集体学习、集体备课、集体阅卷保证课程管理的规范性,通过集体培训、集体听课以及集体创新提高实效性。在集体创新方面,万秀丽介绍了教研室近几年所尝试的“慕课+专题”、领导进课堂、大报告+小课堂,以及大学生讲思政课、加强现场实践教学等诸多方式,赢得参会代表的好评。随后的课程展示环节,兰大杨志超副教授代表教研室进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意义和重要使命”的展示,展现了兰大马院教师的良好风采。蒙慧作为点评人对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冠文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精辟的点评。五校课程展示结束后,刘先春应邀就“如何上好‘概论’课”进行了精彩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总结发言。
万秀丽、韦明分别介绍教研室教学改革经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老师参加了“‘纲要’课四校联动集体备课”。备课会由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及厦门大学等4所高校的纲要教研室联动进行,这是四校纲要第五届联动备课会。在情况介绍环节,兰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韦明副教授介绍了兰州大学“纲要”课慕课建设情况、取得的经验、问题及解决对策。在随后的教学展示环节,崔明老师代表教研室以“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为题进行教学展示。刘继华副教授对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一博副教授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教学展示进行了精彩点评。四校教学展示结束后,兰大张新平教授应邀以“纲要”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题,对此次四校联动集体备课情况进行了全面而又精彩的总结发言。
据悉,“概论”课五校联动集体备课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联合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的第一次备课会,接下来集体备课活动将在其他4所高校分别开展。“纲要”课四校联动集体备课活动则是兰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联合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开展的第五届备课会,接下来的集体备课活动也将在其他学校继续开展。多校联动集体备课活动是兰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深入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而探索的新举措,活动举办以来,有力地促进了兰大相关课程的改革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将深入总结此次多校集体备课会的经验,继续加强“多校联动”,不断深入探索,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