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发言摘编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6-01-28 阅读量:0

10月20日下午,吉林大学东荣会议中心,“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的各路代表一边有序进场,一边轻声交流。

来自黑龙江、吉林、上海、湖北等7省(市)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8所高校主要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座谈。

座谈会上,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做了主题发言。现摘编发言中一些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四个角度看大学生创新创业

黑龙江省省长 陆昊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是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判断需求的能力,注意技术逻辑和市场需求逻辑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律本质,就是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上述问题中有四个角度值得关注。

一是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要看到一定的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积累对成功创业的重要促进作用。创业和就业可以相互转化,本质是相互促进的,一定的社会经验往往是创业的前提条件。5年前有关学术机构调查显示,青年人当中直接创业与就业以后再创业的比例是4:129。

二是更多地倡导组合式创业,鼓励大学生跟已经毕业创业的学生合作,敢于去有发展潜力和新商业模式的小公司工作,敢于去能够磨炼人、提高综合素质的基层就业载体工作。为此,黑龙江省准许大学生就读与就业创业之间8年内可以身份互相转化,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仍可享受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相关政策。

三是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内有总需求增长空间、黑龙江有供给优势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活动。这是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经济下行情况下推动发展,我们提出要在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黑龙江竞争优势的领域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领域也是能够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领域,否则仅凭热情而没有市场机会是很难实现成功创业的。对黑龙江而言,现代农业诱导出的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及涉农服务业,整体性生态化带来的旅游、养老、健康产业,信息服务业,若干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俄全方位合作,部分地区的教育、文化产业等领域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广阔舞台。

四是关注新的商业模式。当前不仅总需求在动态变化,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调整,比如品牌营销代理、电子商务、优质农产品实物众筹等。大学生最容易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互联网+”是最适合创新创业的领域。

构建定向扶持和容错机制

上海市副市长 翁铁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创”需要厚积薄发,内在包含“仓储”“工器”两方面:没有“仓储”,创新创业是无源之水;缺少土壤空间、政策扶持等“工器”,则难以为继。政府要着力构建“扶上马、送一程”的扶持和容错机制。

上海重点完善创新实践平台、健全创业孵化网络、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完善创新实践平台方面,为加强个性化指导和实战性运用,投资10亿元建立了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在健全创业孵化网络方面,为及时给创业起步学生提供“第一桶金”,上海市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政府每年投入1亿元,以免息债权等模式,给予5万至30万元资助;在营造鼓励创新氛围方面,上海市自2008年起连续举办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至今已覆盖160多所高校、15万名学生。

同时,上海在扶持与容错方面进行了探索:上海已在财税、融资、审批等方面形成制度支撑,如初创期学生创业团队可获得专项创业补贴及场地租金优惠等支持;上海通过校区、园区与社区的“三区联动”为高校师生创业提供扶持,形成多个众创空间,如杨浦区全力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在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定向服务建筑设计专业师生创业;为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上海着力构建容错机制,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对创业失败学生,不再收回投资,只要符合“创业力测评系统”评估,仍同等支持其再次创业。

搭建有特色有活力的平台

湖北省副省长 郭生练

自从《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的通知》出台后,省财政对高校在校和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创业实行无偿资助,3年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扶持项目1800多个。

同时,着力搭建有特色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空间平台。首先构建“大环境”。武汉市“青桐汇”“创业咖啡”和襄阳市“隆中对”、黄冈市“创业大别山”等,已成为全国创投界、创业界的知名品牌。截至今年9月,“青桐汇”已举办27期,天使投资人现场对接项目460人次,促成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7亿元。武汉市呈现出“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的浓郁创业氛围。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付小龙休学创业,通过该平台获得1000万元A轮融资。其次是营造“小气候”。全省高校设立和吸收校外创业基金2.8亿元,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96个,大学生创业场地(基地、园区)230个,面积约12万平方米。

为了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正在筹备召开创新创业教育大会。湖北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高校和企业、地方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已建成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45个、示范基地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