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必须坚持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作者:王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1-27 阅读量:0

家庭教育定义得宽泛一些,应该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人的一生中基于家庭的学习教育活动,家庭成员之间的与人的成长有关的相互影响,都可以理解为家庭教育。但是,当下社会关注的家庭教育,包括发起本次研讨会,参与这次研讨会的专家们研究和探讨的家庭教育,主要还是基于家庭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教育。所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其教育对象正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时至今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与心情,投入的精力与财力,与前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社会却感到家庭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热切呼吁关注家庭教育。我以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家庭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家庭教育在政府教育工作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缺乏紧迫感和有效的对策。

当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不全面。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在基础教育已经全面普及的今天,家庭教育不应再围绕着孩子学习学校开设的课程转,不要围绕着孩子应付学校和升学考试转;而应该回归和坚守家庭教育的主要使命,以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当然,家庭教育也有指导、督促孩子完成学校内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会学习的职责;但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参加各种补习班、应付各种考试,不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更不能成为家庭教育的唯一任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种“不应该是”和“不能成为”的都成为家庭教育的常态,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而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却普遍受到忽视,严重弱化。如此“失责”、如此严重偏颇的家庭教育是不全面的。

二是不均衡。不同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差异,自古有之,今后也难免。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家庭教育水平差异之大,却是当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而且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广大城市居民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居民,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家庭教育可以调动的资源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数量巨大的进城务工家庭和农村留守家庭,从总体上看,这些家庭教育条件差,可调动的教育资源少,普遍存在着家庭教育缺失现象。在学校教育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和不同受教育对象之间的差距、促进均衡发展的同时,家庭教育的城乡差距、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突显,不均衡的状况明显。

“不全面”与“不均衡”这两个突出问题,不仅深刻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建设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家庭教育的重智轻德、重应试轻素养、重成才轻成人,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偏离。处于弱势地位的家庭尤其是进城务工流动家庭、农村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薄弱与缺失,扩大了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加大了从不同家庭走出来的学生之间的素质落差,严重影响教育均衡与社会公平。

解决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两大突出问题,虽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但其基本路径应该是和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坚持在改革中促进公平、提升质量。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普及水平的全面提高和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和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是党和政府坚持的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两大战略,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两大主题。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这两大战略,围绕这两大主题,逐步解决“不全面”、“不均衡”这两大突出问题,实现家庭教育的科学发展。

在家庭教育领域促进公平,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履职,齐抓共管。政府主导,首先要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教育工作范畴,明确管理的职能部门,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要将义务教育领域促进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逐步地、适度地向家庭教育里延伸,比如制订并实施扶持农村和贫困地区家庭教育的专项计划;重点关注进城务工家庭和农村留守家庭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动员学校与社会参与实施,通过购买服务和社会关爱相结合,为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少年儿童提供多种方式的家庭教育服务。社会参与,要进一步重视发挥群众团体和以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宗旨的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各地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成功经验,培育了先进典型,比如广东中山市妇联和江苏淮安市关工委发挥独特优势在推进家庭教育中主动担纲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推广。家庭履职,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家庭对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为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保护。在家庭这个环节,尽可能减少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教育提高质量,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当前,有三方面的工作可以而且必须抓紧做。一是在全社会加大对科学家庭教育观的宣传和引导。目前,社会上对家庭教育的理解、认识和实践有许多误区。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首先是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偏颇。只有广大家长树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家庭教育缺位、越位的现象才能得到改变。二是加强对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的规范和引导。政府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往往是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指导来实施的。家长学校培训家长的质量,对家庭教育质量的影响很大。要重视对家长学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系统设计,要对家长学校教师先进行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家长学校的质量和效益。教育部门要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指导和考核学校工作的范畴。三是积极开发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有两类,一是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培训的资源,二是家长用来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资源。目前社会上对家长进行指导的书籍资料不多,优秀的更少。而提供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资源,优质的不多,劣质的泛滥。建议有关部门要重视这方面资源开发的规划与引导,对重点资源开发进行扶持,让优质资源通过市场、通过网络平台,走进广大家庭,满足千家万户的需求。

(本文源自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在“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