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烽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发展,作为制造业、商业、金融业创新发展的“风口”。互联网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引擎。由“互联网+”带来的产业创新和升级,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这里,我们暂不深究产业领域的新变革对教育的间接影响,而把目光聚焦到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延伸将给教育带来的直接改变。
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教育,但远不如其对产业的改变那样迅速和显著。尽管教育资源的存储和获取方式、教育工作方式和教师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都会因互联网而不同,但是主流教育教学仍然是延续传统方式。正如互联网催生的某些新业态出现之初,传统产业尚未觉醒,当今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和在线教育迅猛发展,并没有引起传统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足够的警觉。在互联网思维和方法向传统产业发起冲锋,并将获得政策助力的情况下,校长和教师们有理由认真思考,自己面前的这块“奶酪”明天是不是还在那里。
互联网对主流教育的改变,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体现在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质量和公平目的下的资源覆盖。从上世纪后半期开始,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一直紧紧跟随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的步伐。从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到网络教育,信息技术以其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成为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支撑。2003年,国务院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信息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加速了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核心领域、解决重大问题的步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突破师资水平限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解决农村教学点一些课程资源不足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技术只是提供了可能性,技术的应用也带来制度变革、学校和教师转变角色的压力,面临对学校特色和个性发展的担心。
第二层次是时空和方式意义上的学习革命。对于教育来讲,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的不同,在于它的云存储、云计算功能,在于它的交互性。互联网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使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成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活动。移动学习终端的出现和发展,让学习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线教育正在掀起一场学习方式变革:学习方式上的翻转课堂、维基解答、游戏教学,学习管理上的过程监控、学习信息存储、效果评价等。这些基于互联网思维开发出的学习方式,在效率上是传统课堂望尘莫及的。如果冲破了学历制度、用人制度的樊篱,学习的这种革命将瓦解传统学校的大部分优势,学校功能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将成为必然。
第三层次是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权力转移。互联网本身就是一所开放的学校,进入这所学校只需简单的技术和低廉的经济门槛,并不需要任何考试和资质的选拔。依托互联网提供的教育,同样具有上述特征:学习的选择权完全在于学习者,而不是教育的提供者;学习内容由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和需要定制,学习者可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入学实行低门槛或无门槛的“宽进”,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实行过程监控,毕业通过颁发学习证书实行“严出”,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则依靠市场评价。这种围绕学习者需要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提供的教育,将重构学校、政府、市场的关系,颠覆学校、教师与学生围绕教育教学的权力结构。
第四层次是深刻的和系统的教育观念更新。20年来,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并且它的影响还在不断深化。当我们把互联网与服务型制造联系起来,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联系起来,与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联系起来,可以预测,20年后这个世界将完全不同。多元化、个性化、交互化将成为经济社会领域的常态,也将成为学习型社会的显著特征。不管“学习的革命”在传统学校发生的程度如何,这些特征都将涵盖所有类别的教育形式,并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