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困境与路径

作者:郑玉莲 来源:安徽科技学院 发布时间:2019-02-27 阅读量: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融媒体”时代,“融媒体”作为泛化的人类智慧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价值理念。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如何抓住时代机遇,找准学生资助工作与其他产业、集群、信息技术的融合点,形成学生资助体系网上网下同心圆,提高资助工作效率,实施精准资助,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们亟需破解的一道资助难题。

一、“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各个产业集群、行业领域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就高校学生资助领域而言,在“融媒体”环境的浸润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发生着由内而外的变化。目前,各个高校纷纷建立学生资助系统平台,学生资助工作从传统的有纸化办公向无纸化办公跨越,同时,高校还打造了无处不在的学生资助信息传播格局,开创了丰富多彩的资助育人新篇章。

(一)高校建立了功能强大的学生资助系统平台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和整体要求,高校在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校园奋进之笔时,也带来了学生资助领域的信息革命,各个高校争相构建自己的学生资助系统平台,对学生资助体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视角的升级改造。利用“融媒体”技术,学生资助主客体及其参与者均能够借助移动客户端下载学生资助APP,登录官方QQ、微信、学生资助系统平台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评议、审核、公示,完成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奖勤助贷补”等资助项目的评议、审核、信息填报、资金发放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程序,实现主体去中心化的工作方式和无纸化学生资助工作模式,学生资助工作由传统“手工作坊”式向信息化系统平台模式转变。

(二)高校打造了无处不在的学生资助信息传播格局

“融媒体”具有时效快、渗透深、颠覆强、交互广等内在优势,在学生资助信息发送端,利用QQ、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校园网等多个信息渠道进行多媒联动,可以完成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学生资助信息发布,适时推送学生资助工作亮点、资助育人优秀事迹报道,展现跨越时空界限的“零时空”学生资助信息传播格局。在学生资助信息接收端,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而另一组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作为土生土长的网络居民,大学生内植着信息化、网络化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工作空间,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成为他们最直接、最实用的信息获取工具,移动信息技术处理事务成为大学生的优先选择。在此背景下,“融媒体”打造了无处不在的学生资助信息传播格局,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信息发布和宣传报道,使学生资助工作科学性与艺术性并存,规范性与个性化共生。

(三)高校开创了丰富多彩的资助育人新篇章

国家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底线目标是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错失求学良机。长远目标是完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培养,把贫困学生的志气和心气扶起来,实现“两富两强”,即富脑袋、富思想、强能力、强责任,用教育脱贫解决经济贫困和思想贫困,斩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和返贫困链条。“融媒体”时代,高校在坚持资助育人常态化与常新化标准下,资助育人实效不断取得新突破。高校通过学生资助客户端、校园网、易班、官方QQ、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形式向受资助学生推送富有真情实感的“感恩奉献·励志成才”典型事迹,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特别是发生在受资助学生身边的人物事迹和优秀学子风采,如北大学子王心怡“感谢贫困”成长事迹,安徽科技学院“独臂郎周健与凤画齐飞”事迹,通过对这些素材整理加工,以抖音、动漫、微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受资助学生,对受资助学生而言,这种形式更符合他们的接受机制,其内容又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容易对受资助学生产生榜样引领作用,激励他们感恩奉献,迎难而上,励志成才。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困境

(一)高校距离全面实施“体面资助”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随着学生资助工作向纵深推进,高校学生资助基本上实现了“三不愁”目标,即“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救济型向发展型、内涵型转变。然而,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定等方面基本上仍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逐级落实的老办法,即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分配的资助名额,按照学生人数比例分配到各学院,以此类推,学院再分配到班级,班级召开学生资助主题班会专题布置此项工作,此所谓自上而下。学生提交个人申请,班级成立以辅导员(班主任)任组长的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经评议小组全体成员对提交贫困申请的书面材料反复核实、仔细比对,严格排序,最后评议出班级受资助学生名单并在班级公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院(学院、学校评议方式类似),此所谓自下而上。从学生资助评议的整个程序来看,班级认定是关键。以上看似公平合理、操作规范的评定方式存在三方面缺点:一是资助名额按照学生人数比例层层分配的方式,忽视了校际之间、院系之间、班级之间的差异性,这种看似公平、精准的分配方式隐藏着实体上的不公平。二是学生资助评定过程中,由于评议小组成员均来自于自己的班级同学,对于提交申请材料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就会“公之于众”,如有的学生父(母)患有精神疾病或者自己身患癫痫、心脏病等,这些情况都是学生本人极不希望被他人所知的,处于尊严、面子等因素考虑,这类学生极有可能选择“主动放弃”提交申请材料,错失受资助的机会,而这些学生恰恰又是最需要资助的。三是部分享受到国家资助的学生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敏感、自卑、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

综上可见,无论是鉴于哪种情况,高校及其资助工作者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加快推进“体面资助”步伐,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面受助”,把学生资助与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实施人文关怀统一起来。

(二)高校学生资助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较低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在取得不菲业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学生资助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较低问题,成为制约学生资助质量提升和资助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

1. 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兼容性较低。“融媒体”时代,高校各职能部门几乎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如招生就业处(招生系统、毕业生就业系统),学生工作处(学工系统),教务处(教务系统),财务处(财务系统),有的部门甚至有几个信息系统,每个系统都存储着丰富的数据资料,然而,由于各个系统建设标准的不统一,高校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非常低,使得各信息系统存储的数据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2. 高校与其他部门信息系统不兼容。由于各部门各单位开发信息系统的出发点是建立在自身工作需要基础之上,因此,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系统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排他性,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高校学生资助系统与学籍系统、扶贫系统、民政系统等部门的数据信息仍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加之学生资助主体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中认定标准的差异性和主观性,导致在实际学生资助过程中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混乱现象,造成对困难学生信息漏报、错报和瞒报等问题。

3. 不同级别学生资助系统不兼容。就目前学生资助系统的实际操作来看,各学生资助系统是相对封闭的,不具备共融共享性,也就是说即使同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每个学生资助部门的负责人也只能进入自己管理权限的学生资助系统搜索、查阅、调取相关资料,无权进入管理权限之外的学生资助系统。

信息系统之间的非兼容性(排他性)对于保护部门内部资料和预防信息泄露无疑是极其必要的,但是也带来新的困扰,从学生资助系统应用来看,学生资助信息系统之间的不兼容造成实际工作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巨大浪费,从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愿景目标来看,距离2018年3月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的“加强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实现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目标的实现相距甚远。

(三)高校学生资助主客体的媒介素养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融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成为影响学生资助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学生资助主客体的媒介素养,对学生资助工作和育人效果的影响更为直接,这里的学生资助主体是指专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相关人员,资助客体指享受各级各类项目资助的大学生。就当前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学生资助主客体媒介素养还存在诸多问题。

1. 高校学生资助主体“把关人”作用缺位。在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网络环境下,每个个体都可以在媒介上自由发声、传播信息,由于个体媒介素养的差异性,对学生资助信息的传播经常出现不实不详现象,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也经常会言过其实、断章取义、颠倒黑白,甚至个别居心叵测者利用虚假信息来谋取不正当利益,如频频出现的电信诈骗(准大学生徐玉玉事件)、培训贷、分期贷、回租贷。面对这些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无障碍传播,学生资助主体只能被动地对资助客体进行教育引导,不具备对学生资助信息传播和资助宣传“把关”权限。

2. 资助客体缺乏甄别真假信息和信息取舍能力。在“井喷式”信息社会里,信息的无限增量和资助客体的有限辨别力形成鲜明对比,由于资助客体自身社会阅历浅,甄别是非能力弱以及对信息选择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在信息的狂轰乱炸下,资助客体往往毫无免疫力的全盘接收,成为信息容器,甚至成为信息牺牲品,时下流行的“校园贷”就是有力佐证。同时,高校作为加强大学生媒介教育最有力量的前沿阵地,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却几近空白,除个别传媒学校外,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淡漠现象,如此这般,无疑延误了资助客体媒介素养提升空间。

三、“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路径

(一)压实学生资助工作,高校全力推进“体面资助”新战略

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是我国实施教育脱贫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脱贫和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融媒体”时代,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应树立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理念,既要敲锣打鼓搞资助,又要做足“绣花”功夫,全力推进“体面资助”新战略。

1. 兜住学生资助底线目标。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应切实落实需要资助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底线目标,在各类学生资助项目里,高校通过优化资助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方式,如尝试“容缺受理”、隐形资助等,杜绝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碍于颜面,顾忌尊严和个人隐私等情况而“主动放弃”受资助的权利。

2. 压实学生资助主体责任。高校应高举学生资助工作“六规范”大旗,即“规范管理制度、规范监管责任、规范资助程序、规范资金管理、规范信息管理、规范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压实学生资助主体责任,打造一支业务精进、素质优良、能力卓著的新型资助队伍从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现学生资助育人“三结合”目标,即“严格评定和人文关怀相结合,信息公开和保护隐私相结合,保障学业和促进成才相结合”。

3. 坚持学生隐私保密原则。学生资助主体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既要坚持信息公开,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性,更要坚持对受资助学生个人隐私保密原则,压实受资助学生信息安全责任,在精细、精准、精密上下功夫,杜绝资助主体把受资助学生的个人隐私当作饭后谈资或娱乐消遣的“段子”,从源头上杜绝隐私泄露,避免对受资助学生内心造成伤害。

4. 用好学生资助信息系统。“融媒体”时代,高校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学生资助信息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如在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方面主要是由选举(推荐)产生评议小组进行困难认定,学生资助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的“摆设”。鉴于此,高校应利用好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用信息系统开辟出“体面资助”新渠道,如上海市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学段”学生资助目标。西安交通大学构建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和量化模型,利用大数据,确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识别、精准认定,实现了困难生认定由系统认定代替人为认定,大大节约了工作成本。东北师范大学采用数学建模方式,确立了困难生认定“量化测评模型”,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可以进行精准评估,“划分出特别、重点和一般三个困难类别,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排序的方式,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率达到99%。”

(二)加强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高校努力实现学生资助信息共享新格局

2018年教育部学生资助工作中明确要求“推动学生资助数据库与学籍、就业指导等教育数据库,以及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库有效对接。”为此,高校应借助信息技术和“融媒体”技术优势,打造出可兼容、易共享的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实现学生信息共享新格局。

1. 加强高校内部各部门系统平台之间的标准化建设。高校在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奋进之笔时,应坚持一体化建设标准,打通高校内部各系统平台之间的门户界限,如资助系统、教务系统、学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实现“一键界入,资源共享”的格局,减少不必要的数据统计、困难生重复认定等重复劳动,提高学生资助效率,切实为学生资助工作者“减负”。

2. 加强高校学生资助系统与其他单位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建设。高校应加快对学生资助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搭建学生资助系统与学籍系统、就业系统、扶贫系统、民政系统等部门系统的融合,实现各部门数据对接和资源共享,避免学生资助实际操作过程中因资助负责人认定标准不统一、各系统平台不兼容而出现信息漏报、错报和瞒报的情况。

3. 构建“一纵到底”的一体化学生资助系统平台。高校需充分挖掘“融媒体”技术优势,搭建学生资助体系新框架,“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体化资助平台,探索建立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学段的学生资助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学生信息档案动态管理。因此,无论哪个学校,哪个部门的资助负责人,只要是实际工作需要,都可以借助一体化学生资助系统平台,查阅、调取学生信息,实现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动态识别、动态认困、动态资助的目标。

(三)紧跟时代步伐,高校切实提高学生资助主(客)体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环境下,“网络乱象”此起彼伏,个别人在网上发声过于感性和随意,甚至夸大其词,搬弄是非,网上频频出现不实、不详、低俗、媚俗的信息资讯和宣传报道。就学生资助工作而言,高校应着力提高学生资助主客体的媒介素养,营造井然有序、绿色生态的学生资助网络环境。

1. 提高学生资助主体媒介素养。学生资助主体的媒介素养对学生资助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学生资助工作各时段,学生资助主体都涉入其中,提高学生资助主体媒介素养的意义可见一斑。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资助主体的媒介素养呢?一是学生资助主体应提高自我素养,紧跟时代步伐,自觉树立媒介素养意识。学生资助主体应主动学习学生资助相关政策、文件,准确把握资助工作的政治意识和现实意义,主动抵制不实、不详等虚假信息,充分发挥资助工作“把关人”作用,把好资助信息审核、发布,资助事迹宣传等重要关卡,提升资助工作质量。二是高校应果断采取措施,鼓励学生资助主体树立终生学习理念。高校为学生资助主体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机会,鼓励学生资助主体在日常生活和具体工作中把生活与学习、工作与学习统一起来,树立生活即学习,工作即学习的价值理念和人生态度,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理论修养;三是高校要严格落实资助人员的工资福利、职称评聘等切实待遇。为学生资助主体创造各种外出进修学习和职称评聘的机会,打消资助主体的职业倦怠感和无望感,让学生资助主体对所从事的职业心生憧憬,对自己的未来看得到希望。

2. 提高资助客体媒介素养。大学生是媒介消费的主力军,面对错综复杂、险象丛生的信息社会,提高资助客体媒介素养刻不容缓。首先,高校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前沿阵地,应跟上社会发展形势,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畴。其次,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以开设媒介素养专题培训班、举办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的形式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把第一课堂教育主阵地与第二课堂实践育人阵地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甄别真假信息能力,谨防学生成为信息容器或信息牺牲品。

“融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与其他部门、行业、产业、媒介的融合成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紧紧把握信息时代脉搏,全力推进“体面资助”新战略,努力实现学生资助信息共享新格局,切实提高学生资助主客体的媒介素养,守住“融媒体”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阵地,扬长避短,顺势而为,全力打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学生资助质量提升工程。

(作者:安徽科技学院 郑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