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之“思政”元素刍议

原创:樊学艺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5 阅读量:0

“课程思政”大约出现于2014年前后,源于上海市部分高校的探索性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及实践。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由此可见,上下同步发力并汇聚为教育焦点的“课程思政”,已经从最初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益延伸的探索期,进入了升级改造的关键期。

“课程思政”是相对于“思政课程”而言的,二者的关系大致可理解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思政课程”明确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称。关于“课程思政”,内涵上见仁见智,建设中略有偏差。有的侧重于“学段”,直接针对高等教育阶段及其大学课程;有的侧重于“内容”,专指“非思政课”,即思政课之外的所有专业课、通识课;有的侧重于“要素”,抓住课程教学中需要融入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的侧重于“实践”,包括所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有的侧重于“源头”,认为凡是有利于解决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两张皮”现象,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困境的课程等等。笔者以为,“课程思政”就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尊重其他学科课程逻辑本质和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德育因素,充分提炼其价值基因,通过隐形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发挥不同学科独特的立德树人功能的教育实践活动。

“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程”。因为课程是教育思想、目标和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意志,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蓝图”。课程构思、设计、组织的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程思政”的重点在“思政”。因为课程中融入好的“思政”元素,就有了“灵魂”和“方向”,就会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有机统一。因此,无论是从宏观架构上,还是在微观突进上,“思政”元素的选择,必然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笔者以为,“思政”元素的取舍,应遵循“1234”基本原则,即坚持一项根本任务,培育两种精神,切中“三信”指引,抓住四个核心素养。

一、坚持“一项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

建设“课程思政”,比照办好思政课,要从“两局、三高度”来把握和定位,即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这既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境界,更是“课程思政”之“思政”元素的基本遵循。

首先,明确“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立德”之“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树人”之“人”,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意味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间,基本内涵是“时代新人”,核心内涵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其次,明确立德树人是一个统一体,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立”是过程,“德”是标尺,“树”是行为,“人”是目的。概括讲,就是在“德”的维度和标尺之内,通过自下而上的“立”和自上而下的“树”,才能培养合格的“人”。

再次,明确“课程思政”要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课程的职能是教人求“真”、求“美”,思政的功能是教人求“善”。立德树人是建设开发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思政”实现了育才和育德的统一、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传道、授业、解惑”的统一。

二、培育“两种精神”,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富国之魂、强国之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将“两种精神”合并考量并弘扬培育,是“课程思政”之“思政元素”“德育要素”亮丽鲜活的丰富素材。

首先,“两种精神”是动态的,必然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基础。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既能扬弃过往、前赴后继,又能超越传统、解放思想,还能海纳百川、博大宽容,从而使中华文明越加优秀、彰显力量。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生动展示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业绩、新作为。

其次,“两种精神”是统一的,必然彼此支撑。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血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时代展现。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贯通、相互支撑,辩证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再次,“两种精神”根在文化自信,必然源远流长。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中的精髓和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从“源”上讲,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根和魂。从“流”上讲,“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走向繁荣的精神支柱和智慧源泉。中国智慧、中国气概、中国现象、中国发展、中国模式等等,都是一种又一种让民族挺起脊梁的觉醒崛起和永恒追求。作为见证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伟大历史进步的建设者,一定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静思和深思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进程,通常是隐性的,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张扬外表,只是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所以,培育比弘扬更重要、更根本。一般来说,弘扬相对于已有的,而培育则带有创造性与新生性。没有“培育”,何来“弘扬”。在培育中弘扬,在弘扬中培育,同频共振,永无止境地螺旋式运行,凸现出弘扬与培育融为一体、相互信赖和相互促进的鲜明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疾病磨难或瘟疫肆虐并勠力同心斗争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会得到最充分的展示。2020年初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锤炼着民族精神,讴歌了时代精神,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中国,也鼓舞着世界。
第三,切中“三信”指引,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这是“课程思政”之“思政”元素的价值认同和方向引领。

首先,从世情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中国的崛起正在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但是,西方敌对势力试图发动“颜色革命”的阴影挥之不去,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人类面临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许多共同挑战,天下仍不太平。“思政”元素的融入,要一分为二分析世界大势,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多想复杂形势,直面严峻挑战,应对最坏局面。通过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索研究中拓展视野,筑牢意识形态的“三信”“主长城”。

其次,从国情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对人们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带来一定影响。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相互碰撞、正能量和负能量同时存在、社会思潮交织激荡的复杂局面,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要积极主动,敢于担当,既要直面挑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也要管控风险、防守底线。

再次,从党情看,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四大考验”长期而复杂,“四种危险”尖锐而严峻,“四风”问题隐形而变异,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纪律、作风纪律置若罔闻,崇拜和纵容各种错误思潮大有人在。因此,必须敢于用“三信”来亮剑。

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要科学判断“三情”状态,强化“三信”指引,审视大世界,面向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要将“三信”的系统学习、科学认知作为基础性工作。一方面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另一方面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活动主题和社会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第四,抓住“四个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品德课、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不同学龄段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一个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学生通过受教育,获得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即“思想政治素养”。鉴于“思政”意识形态属性强的特点,内涵日趋丰富,标准日趋细化,“思政”元素也需要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在过程上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培养有信仰的、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的目的。

首先,“政治认同”是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也是最根本的任务。政治认同是学生对于政权的赞同态度、支持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对政权代表的国家的心理归属感。政治认同的培养,就是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具体包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制度的认同、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认同等。

其次,“科学精神”是基本条件。科学精神既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尊重规律、锐意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信念和勇气。它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尊重已有认识,崇尚理性质疑,引导学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再次,“法治意识”是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它通过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让法治观念从小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起来,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还是对秩序的服从信守,都需要人民对法律发自内心的真诚拥护,增强法治观念也就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条件和必然要求。

最后,“公共参与”是行为表现。公共参与包含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学校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

总之,“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场深刻革命,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围绕“思政”元素的选择裁定,只有进行充分反思、系统研判,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到“价值认同”“能力提升”的有机融合和无缝衔接。相反,随意性、碎片化、标签化、功利化、“两张皮”等现象会使学生感到生硬杂乱,逆反无益。“课程思政”的建设,既是影响制约立德树人实效的“痛点”,也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逐步形成良好机遇的“拐点”,只要从审视问题、提升认识、主动作为上率先突破,必然有从形式到内容的巨大成功,也才能真正不负时代,铸魂育人。

作者:樊学艺,吕梁学院思政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