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产教融合道路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
(一)产教融合是经济转型对人才转型的要求
1.产业转型升级->所需人才结构转变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转变升级->专业结构转型升级
2.不产教融合->高校传统专业的人才供给过剩 & 新兴专业的人才供给不足->造成结构性失业(毕业即失业)。
3.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产教融合是国家大系统结构优化的要求
1.国家公司论。国家和公司,在结构上具有拓扑相似性:国家的政府部门好比企业的行政部门、国家的产业好比企业的业务部门(营利部门)、国家的教育培训好比企业的人力资源。
2.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企业的业务部门提供人才和培养人才,使得企业从整体上效率最高。
3.国家亦然,其教育部门和产业行业的融合也是自然的、是理所应当的;这种融合使得在国家大系统中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是国家(组织)结构进化的必然。
二、产教融合的本质
(一)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一种跨界融合
高校和企业将各自的一部分资源(细分)拿出来进行合作共用,以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是资源的互用互利
(一般而言,高校想借助企业的资源,在人才培养(对学生)、科学研究(对教师)和服务社会(对学校)等方面快速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二)产教融合的根本是实现共赢
1.真正的校企融合一定是基于共赢。能否帮助企业发展和为企业带来价值,是高校进行校企融合的关键所在。
2.大部分校企合作,充其量是校企结合。
3.深度融合是要发生“化学反应”的。校企,首先是进行资源细分;然后是资源重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最后是融合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和企业要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合作)
三、深度校企合作源于顶层设计上的融合
(一)医校校企合作的成功源于是一个“东家”
医科大学和其附属医院的校企合作是成功案例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医科大学和医院是一个“东家”。(在顶层设计上保证了两者的业务紧密结合,如医科大学学生的实习体系是医院的培训体系。)
(二)深度校企合作源于顶层设计上的深度融合
1.互为部门论与互为资源论。(高校在设计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模式和师资发展模式时,将企业作为一个“部门”、一份资源进行嵌入;企业在设计其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人力开发模式时,将高校作为其一个“部门”,一份资源进行嵌入,从而实现互为资源、互为部门、互为因果的局面。)
2.从高校和企业的顶层设计入手,从制度上和业务上设计好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这种融合也是分层级的,比如:高校和企业共同组建教育集团、共同组建二级学院、共同组建订单班、共同建立科技研发中心、企业方代表作为委员参与到专业建设和管理中、共建实验室、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材等。)
3.两个关键点:一是能否从治理结构和大学章程上将校企合作“合法化”和“制度化”;二是能否将校企合作融入到日常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四、基于“共享经济”的校企合作平台
(一)校企合作平台的顶层设计
1.校企合作存在以下问题:(1)双方只站在部门和专业的视角看待合作,宽度不够、资源有限;(2)高校和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这使得合作有很多变数,持续性不好。
2.企业是通过商业模式整合资源的,并设置不同的业务和岗位。专业是高校与企业对接的基本载体,专业集群和商业模式的匹配度应该是衡量校企合作深度和效率的基本准则。由此得到以下结论:
(1)匹配度越高,校企合作空间越大;
(2)企业通过商业模式与高校的专业对接,并把高校的全部专业看作是自己的“专业”,在顶层上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撑商业模式;
(3)高校通过专业与企业的商业模式对接,并把企业的商业模式看作是自己的“商业模式”,在顶层上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专业;
(4)企业与高校的一个专业合作,意味着可以扩展到与高校的所有专业开展合作;
(5)高校与企业的一个部门(业务)合作,意味着可以扩展到与企业的所有部门(业务)开展合作;
(6)如果将高校建设成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实现所有合作企业之间的所有部门(业务)的合作。
(二)企业选专业
在校企合作平台下,企业与高校的某一个专业开展了合作,就等于与高校的所有专业开展了合作,如图2所示。
图2 校企合作之企业选专业
(三)专业选企业
高校某一专业可能在一年级与企业1和2进行考察实习的合作,在二年级与企业3和4进行师资互派的合作,在三年级与企业5、6和7进行实践实习的合作,在四年级与企业5、6和11进行毕业实习的合作,如图3所示。
图3 校企合作之专业选企业
(四)企业选企业
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将全部合作企业放到平台上“共享”,打破各部门资源之间的壁垒,鼓励和促进合作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多方共享与共赢”。
图4 校企合作之企业选企业
(作者: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