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的“爱恨情仇”

原创:李贺、段领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4-20 阅读量:0

有人说:辅导员和学生相处三年或四年,就像谈了场恋爱。仔细想想不无道理,从学生入学时的相遇、相识、“相爱”到别离,可不就是一场恋爱的过程。每到毕业季,既是辅导员幸福的时刻,也是伤感的时刻,幸福的是学生们即将踏入社会,奔赴各行各业,为建设新时代奉献自己的力量;伤感的是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相识一场终究要送你们远去,而我却原路返回,不免有些失落。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辅导员工作的“爱恨情仇”。

爱是教育的灵魂,它有两个方面,一是辅导员要爱这个职业,“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这个岗位,才能投入热情,才能真心工作,真心待人。二是要爱自己的学生,做个“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辅导员”,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分类指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心为学生处理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最重要的是走进学生的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沟通、去交流,如此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接受。我们常说的辅导员老师是一群被称为“5+2”“白+黑”“110”“120”“114”、电话24小时开机、有事随叫随到的人,这都是“爱”的具体表现。有一次深夜,同事突然接到学生的求救电话“舍友昏厥,不知什么原因”,接到电话的同事一边指导着学生如何处理,一边看着身边熟睡的女儿(不到四岁),妻子又不在家,去学校还是不去学校?容不得他多想,临走时他把门窗关牢,驱车赶到学校把学生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检查,由于送医及时,避免了一场意外事故的发生。回到家时,他女儿正趴在窗户上哭得稀里哗啦。这是责任,更是出于对学生深深的爱。这样的场景,辅导员老师可能都遇到过。

对“百般劝导、诚恳认错、却依然不改”的学生想必每位辅导员老师都遇到过,有时真的“恨”得咬牙切齿。有人说“不是学生不听,是我们爱得还不够深”,因为没有走进学生的心,没有被学生所接受,所以才出现这样的现象,出现了我们所“恨”的学生。可是同学们想想,辅导员老师是真的“恨”吗?如果是,那也是“恨铁不成钢”。有时也会利用处分手段来制约这类学生,“处分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每一个利用处分作为手段的老师内心深处都有一段痛苦的挣扎,因为他们深知,这会影响学生一生,会慎之又慎。所以“恨”是爱的另一种表现。

“情”与“爱”是分不开的。“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要我们辅导员做个有情有义的老师。现在学生都喜欢称呼我们“这哥那姐”的,年龄稍微大点的辅导员称呼为“张妈李叔”的,不是学生对我们的不尊重,恰恰说明这是“师生情”的体现。你去过学生宿舍多少次?是不是和所带的学生都真心交谈过?是否记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解决了他们多少实际困难?参加劳动时是“给我上”还是“跟我上”……做好辅导员,必须用心用情。用心,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情,情能感人,情能化人。有一次正在午休,手机突然不停地响,拿起来一看,接收到好多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时间刚好在“1314”--就是13点14分,原来是学生给我发的生日祝福,瞬间无限感动。下午到了办公室,办公桌一个盒子里放满了学生亲手叠的卡片,上面写满了祝福的话语。我想,这就是“情”。

“辅导员”这个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容言、容事、容人,提升人格品质,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都说“爱生如子”,哪一个辅导员会给自己的“孩子”有仇。有些学生犯了错误,辅导员老师善意的批评几句,以后他(她)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躲着走,处处小心谨慎,那真是小看了辅导员老师,每天那么多的事,件件都是对事不对人的。我对学生很“严”,经常给他们说一句话“如果你们不理解,我情愿你们骂我四年,但不愿走出校门骂我一辈子。”前几年,可真有这么一位学生,家境优越,在校期间因为挂科太多毕业时没有拿到学位证。毕业后把账算到我的头上,逢年过节必打电话、发短信说些不堪入耳的话,每次都是不同的手机号。其他同学劝我换号,选择报警或者根据入学时的学籍信息去他家里、父母单位。我都选择了宽容,因为他曾经是我的学生,相信有一天,他成家立业后会明白其行为的对错,总会有长大的那一天。果然,我后来还是等到了真诚的道歉短信。

正是由于辅导员工作中的这些点点滴滴,才使我们的工作富有趣味性、挑战性,才充满了这些所谓的“爱恨情仇”。既然选择了辅导员这份工作,就要继续做一位富有情怀的辅导员,一路前行,用爱拉近距离,用心温暖学生,做受学生喜欢的知心朋友。

(作者:李贺,西京学院万钧书院院长;段领,西京学院万钧书院学生发展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