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习惯成为学生向上生长的力量

作者:李倩 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十五小学校 发布时间:2020-08-11 阅读量:0

调查背景

人们常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学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管理性。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可以说每天都在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趁着学生毕业20年聚会即将举办之际,我向自己带过的第一个毕业班的学生做了调查:在小学阶段养成的哪些习惯对你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有促进作用?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认为,在小学阶段,以下几个习惯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

一是做事情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情如果想要计划性强,就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所做事情有全盘的考虑,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是做事情要认真,不要一心二用。马虎是在学生学习中的常见现象。如有的学生写字多撇少捺,计算时抄错数,看错题,当你提醒他时,他不以为然地说:“马虎了,没认真看……”马虎现象如果不予重视,不改正,不但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而且很难养成严谨的生活态度。只有对自己负责任,才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

三是做事情要持之以恒,切忌半途而废。很多学生将计划落实在本上,落实在口头上,在实际执行中如果遇到困难就将计划抛之脑后,不去执行,长此以往,最终将会一事无成。

在订计划时,尽量将目标定得小一些,具体一些,这样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便于坚持去做,逐渐形成习惯,从而做到持之以恒。

四是乐观面对生活,充满自信。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遇到问题,要乐观地面对,经常给自己打气,用乐观的眼光看待事情的消极一面,用积极的心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在唉声叹气中怨天尤人,在抱怨中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那么你就会积极地面对遇到的困难,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凡事做好自己,尽力而为,就不会留下遗憾。

案例解析

我刚毕业工作时曾经接过这样一个班级。该班级纪律很差,学生上课不听讲,学习成绩惨不忍睹,已换了多位班主任,家长对此很不满,经常找学校,没有人愿意带这个班级。学校安排我当这个全校“有名”班级的孩子王,当校领导将孩子们的“壮举”一一讲给我听后,我几次想张嘴拒绝学校的安排,但话到嘴边又咽下,怎能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打退堂鼓?

刚开学,我就深刻体会到了“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课堂上学生不听讲写,写作业的学生屈指可数,下课就打架,无论是本班还是外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照打不误。如果本班的同学正在争吵时,有别的班的同学和本班的同学打架,正在争吵的学生会立刻“不计前嫌”一拥而上,非让对方告饶不可。

面对班级的现状,我一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习惯入手。

针对班级学生打架“团结”,我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入手,和学生共同商讨制定班规,和学生共同商讨怎样做才能获得流动红旗?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班级评为优秀班级?怎样做才能展现我们五一班团结的力量?因为学生们觉得新奇,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制定的班规一一列举出来,同学们举手表决,然后将班规打印出来,举行“班规签字仪式”,将孩子们签字时的情景拍下来。我有针对性地选班级里有“号召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为组长,小组讨论不遵守班级规定该如何惩罚?将学生制定的惩罚规则一一写下来,如给班级扣分就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欺负低年级同学,就要帮其所在班级打扫卫生……

在班级醒目的位置上张贴学生签字后的“班规”、制定的“惩罚规则”和学生签字时的照片。规则制定容易,遵守难。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违反了班级规则还振振有词,我就用他们制定规则时说的话来反驳他,让学生自己去读一读班规,找到自己的签字,使学生明确自己制定的规则就要遵守,不能言而无信。看着自己的签字,学生只好哑巴吃黄连。

我将学生制定的班规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如值日时怎样做,课前准备学习用品怎样摆,与人交往怎样做……这样使学生在一个个小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做,学生在习惯强化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有效地促进了行为改进。

反思与建议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会从识别学生行为目的入手,通过解读学生行为目的,有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每天都让学生问问自己:“今天你在哪方面做得好?老师、同学、家长在哪方面表扬了你?”使学生在赏识和鼓励中管理情绪,学会如何处理冲突,看到他人的优点,接纳他人赏识自己。

学生习惯的养成不只是班主任和家长的事,学科老师也要一起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在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和科任老师、家长沟通,让科任老师、家长,每天和班主任老师说说孩子的一个好表现,班主任记录下来,全面反馈学生优点,共同制定干预策略,重视孩子的效果反应,从而塑造期待行为,养成好习惯。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要让学生明确做什么,就要让学生清楚规则,让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这样学生会从心里认同规则,会自觉自愿地去做。在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提示、行为暗示、行为示范、正向奖赏等方式强化学生的习惯,从而将做事情有计划、认真、有毅力、持之以恒、乐观面对生活,充满自信等好习惯根植于内心,付诸于学生的行动中,使好习惯成为学生向上生长的力量!

(作者: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十五小学校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