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课程化”

作者:杨碧君 杨帆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08-30 阅读量:0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区域层面整体设计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发挥区域合力,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根据区域调研实际情况所反映的问题与不足,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朝阳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项目”,从机制建设到组织实施,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规划,从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编写、课程化实施、教师培训等三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研发和整合、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的融合、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分类和梳理、科研课题及项目的学术引领、教师文化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自编教材,立足学校需求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

针对区域调研显示的教学内容系统性不足、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北京市朝阳区组建专家团队,在2010年就编写了《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第一版)。整套读本分小、初、高三个学段编写,小学2册、初中1册、高中1册,并于2015年和2016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开发了相关的电子教材。在全区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中,有95%的学校认为该套资源难易适度,适合学生使用。

在课程建设上,朝阳区教研中心实施“主题为依托、发展分层次、课型多样化”的区域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建设的模式,分层分类推动,加快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融合。

“主题为依托”,就是以《朝阳区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的主题和模块为课程推进的主要脉络,引导并鼓励学校依据学情整合优质资源,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发展需要,确定系统的课程内容。

“发展分层次”,就是分层分类推进,加快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的有机融合。对基础薄弱校,引导学校从梳理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入手,先搭建起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群:一是通过校本选修或必修的方式,开设经典诵读等国学课程,进入课表,保证课时。二是通过传统技艺课程或社团活动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坚持开设书法、国画、京剧、武术、剪纸、泥塑等课程,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涵养品格。三是通过组织游学等文化活动或以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生能够以各种方式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对基础较好的学校,引导学校将已有的传统文化课程群与学校整体课程构建相融合。经过近五年的“中华传统文化读本实验”,一批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中华传统文化读本实验”研究成为整合课程资源的纽带。项目活动按照课程设计与规划研究组、教材与教学研究组、评价与学生活动研究组等三个研究组开展研究工作,以项目研究为引领,从学校课程顶层架构入手,结合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和落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整体育人体系中。

“课型多样化”就是多样课型结合,满足不同学校发展需求。项目组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分为独立课程、渗透课程、主题类课程等三类,各学校课程根据情况选择使用。独立课程是指将传统文化作为独立学科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区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渗透类课程是指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现有的各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的课程,以《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主题内容为依据,明确各学段传统文化教育总目标,引导学校以学科渗透的方式,在语文、历史、思品、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各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主题类课程是指以传统文化教育主题为核心开展的传统文化类课外、校外主题活动类课程,如目前学校自行研发的以传统节日、传统技艺为主题的活动课程。

加强教师队伍培养,提升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软实力

北京市朝阳区较早在全区开展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主题培训活动,启动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领导力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传统文化领域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为中小学教师做专题讲座和系列培训,与国内高校和专业学术机构联合,制定专门培训课程,让教师深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打造良好的师资软实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中,在校本教研中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是朝阳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特点。自2015年北京市学科改进意见和新的课程计划出台后,朝阳区教研中心更加注重引导学校关注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通过专家团队引领和学校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加强校本教研,鼓励学校积极探索与校情、学情相符的切实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

项目课题推动引领,总结梳理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建设方面已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课程实效性明显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如:日坛实验学校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通过诵读活动进行童蒙养正的训练;劲松四小的“嘉禾四时”课程,以传统节令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了跨学科整合的主题课程;黄胄小学开设剪纸、泥塑、面人制作、京韵大鼓、书法、风筝制作等校本课程,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技艺,丰富学生的过程体验……朝阳教研中心附属中学的故宫游学课程、北京中学文化游学等课程,围绕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将文学、历史、政治、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整合融通。学生的课程评价反馈表显示,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省能力。

借助项目课题的研究和开展,形成了分类型的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朝阳教研中心通过专家指导、教师研修、课例研讨等方式,带领项目实验校老师研讨每一类型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方式、评价标准等内容;研究各类型课程的教学设计,共同探讨高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朝阳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细则》,引导学校更加规范化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朝阳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例集》、《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构建指南》等,充分发掘朝阳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的整体推进,带动了区域整体发展。目前全区95%以上的学校都将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纳入到校本教研领域。其中像化大附中、三里屯一中、八十体校等学校都开设了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有专职教师授课。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一部分学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国学馆,聘请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讲座。

在全区整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构建的基础上,朝阳区被选为北京市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核心区、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化教育实践基地,有34所学校成为“北京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教育”实验校,13所学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化教育基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