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处变革教育 活动中成长师生 ——读《中国教育路在何方》有感

作者:贺宇良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美术中学 发布时间:2018-03-14 阅读量:0

好的书籍往往会迎来一场思想领域的变革,近日,用心品读了顾明远先生的《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一书,笔者认为这本书便是引领教育思想领域变革的一本好书,读完感受颇深。本书开篇即问“中国的教育怎么啦?”,继而从宏观层面提出“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这一振聋发聩的问题。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这不仅是“顾明远之问”,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之问”,正是这样的发问,指引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去深思并探索教育改革之路。

全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顾明远先生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对教育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深入的剖析,并针对这些教育问题给出了提纲挈领式的回答。下编收录了顾明远先生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涉及了对教育本质、教育悖论、教育改革、核心素养等教育问题的思考,观点鲜明,批判性强,读完深受启发。

一、对教育问题的剖析

顾明远先生首先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然后列举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主要有:长期以来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存在误区;轻视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学校发展不均衡;缺少正确的评价制度;传统陈旧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针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顾明远先生深刻分析了出现这些教育问题的原因,提出教育问题出现的最主要的根源在于社会分配不公,就业困难,贫富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尚存。此外还提出其他一些病源:“学而优则仕”、重学术轻技术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攀比文化盛行;社会用人制度唯学历主义;不合理的评价考试制度;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诚信缺失;教育培训机构与教辅材料的推波助澜;教育社会生态环境不利于教育改革等。除以上这些外在影响因素以外,他还指出了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屈从于社会的各种压力,教育被扭曲了,被异化了,教育越来越成为培养没有自我人格的、整齐划一的考试机器。

顾明远先生在书中强调教育的规律,就是遵循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特长、兴趣、天赋、地域(农村或城市、沿海或内地)、生活环境的不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而让每一个孩子得到自由发展。如果只是按照“听话”、成绩好这样的标准来区分学生的好坏,那么大部分“不听话”、有创新精神的男生就会被视为差生。这样一来,就没有了所谓的天才,有的只是不同领域的多样化人才。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程的设置上要给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更多的开发空间,因为统一的培养目标难以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而要想培养有个性的人才,就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和学习的选择权真正交还到学生手中。教师更多教育功能在于启发、引导、合作、参与、评价、反思、总结的助推式作用。

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要想科学有效的解决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过去人们总是用工具理论来解释教育,把教育作为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经济增长的工具,教育确实有它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育还有没有其他的功能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面对全球新的挑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该报告提出教育和学习要超越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同时该报告强调教育是全球的共同利益,提倡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顾明远先生认为该报告体现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并指出“教育离不开政治和经济,并要为它们服务,但教育更是人的权利,同时只有个体得到发展,才能为政治经济服务。”

全球化使得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以及一系列全球新挑战,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退化、社会不公平加剧、低就业增长等等,基于这样的国际背景,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当今世界变革的总方向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当然势在必行。教育要立足于世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同要回归教育的初心,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自由成长,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和雕琢,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和适宜的学习条件,相信他们定会绽放出娇艳的花朵,结出饱满硕大的果实。

每一位孩子都是一粒种子,这颗种子种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由什么样的人来施肥浇灌?从而让这颗种子抽出有无限生机和潜力的嫩芽,进而结出饱满硕大的果实。当然,每一粒种子的生长态势、生长周期和结果呈现都不尽相同。我们又如何让他自由地发展?我们教师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的学校教育,就会获得真正职业的存在感。而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地个性化成长,就是一种幸福的教育。

三、对教育改革的指导

(一)正确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改变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现象。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虽然遇到了各种阻力,受到社会上的各种诟病,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顾明远先生为素质教育正名,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十大原则,首先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民。”他认为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健全的体魄;高尚的思想品德;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开朗的心态、丰富的生活、幸福的童年。”同时他还列举了我国素质教育取得的一些进展: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各地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举措;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以及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普遍推行;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等。

从素质教育的发展来看,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比较好,高中阶段仍旧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重点,当然与当前社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加强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到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

作为保定市美术中学的校长,我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让素质教育的培养观念在我校真正落地。我校既是民办性质又是美术特色中学,与公立学校相比,民办性质的特点使我校拥有了更多的发展自主权;与普通学校的育人模式相比,我校又是以培养美术特长生为特色,故而在办学目标和育人模式上更是与其他学校不同。基于二十一年的办学经验,基于当下的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我校逐步确立了“自教育”的教育思想。自教育是美中人站在二十一年的基础上萃取出的教育思想,是美中人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所谓“自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教育,即自己把自己一分为二,既当教育的主体,又当教育的对象,按照社会的要求和自身的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自我的能动性自学自教。不断矫正,以缩短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意识地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活动。自教育是人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体现,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现代人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自教育吸收了自我教育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等重要思想观点,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往往被视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或是教育的一种途径手段,而自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而是一种自己对自己实行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过程中“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在自教育思想指导下,我校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作为自教育的三类主体,以自由、规则、守一作为自教育的三项原则,并以人的终身发展和生命完整为终极育人目标。自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选择力、审美力、表达力、合作力、创新力和领导力。这六大核心素养与顾先生提出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有不谋而合的相通之处。学校引导学生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主成长。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学生自主开发了“主题发展”课程,如入学教育课程、校园景观设计课程、班级自主管理课程、书吧经营课程、自主反思课程、选择性活动课程等,在开发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们将自教育融入其中,提高了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也得以提升。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顾明远先生在本书中提出了九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改善教学方法;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笔者认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抓手首先在课堂,课堂的精神生态体现着教育改革的标准和方向。保定市美术中学的课堂改革已经走过了15年的风雨兼程。在此,我想着重谈一谈我校的自本课堂模式。对于我们美术中学的学生来说,学习文化课的难度往往比专业课更大,他们文化课入学成绩普遍较低,部分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对美有独特的感受,个性张扬,勇于挑战,专业课上的优势很明显,这样就导致文化课和专业课发展悬殊,总体失衡。面对这样一群学生,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弊端更加凸显,于是我校在自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并积极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以往的“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自本课堂模式。自本课堂以每一个学生为本,师生共同作为学习者,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从关注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落地,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对非知识技能如社会担当、团队合作、情感表达、责任信念等进行挖掘。在自本课堂中,教师绝不去做越俎代庖的事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先导性学习引入课堂,学生自主设计导学案,教师只是在如何突破重难点方面给予参考性指导;课堂上学生助教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老师(小组长)主持课堂,并组织同学自主学习;学科小专家适时点拨,对学习情况及时评价。每节课都由学生上台展示,展示形式不拘一格,说、演、唱、画等多种形式优势互补,通过展示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力、合作力和领导力。让学生们想说、敢说、会说、乐说,而且每节课至少让每位学生板书三次,培养他们工整书写、规范答题的习惯。同时自本课堂还创立了独特的听说读写讲评议的标准,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本课堂模式,充分发挥了美术生的优势,他们大胆发问,敢于质疑,在充满掌声、笑声、质疑声的自由课堂中自主成长,在师生互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逐渐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当然,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成效的,自本课堂只能说是我校在践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的一个脚印,我校会继续探索和改革,寻找发现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生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方广阔的天地。

(三)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顾明远先生从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变革历史中深刻分析了师范教育改革的得与失,同时他针对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提出了教师专业需要达到的要求,并提出为了保证教师质量,要严格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证书注册制度。针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顾明远先生重点强调了师德——教师之魂、教书育人在细微处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对于公办学校教师有编制、稳定性强而言,民办学校教师大多缺乏归属感,对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充满担心。面对教师们这种顾虑,我校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人力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不遗余力地促进教师的成长,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职业幸福感。学校将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提出以教师成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我校教师自觉行走在成为“名师、课改专家、教育家”的路上,主动思考自己的成长方式,创新路径,总结出了“自定标准、自查互查、自评互评、自主承诺、自定奖惩”的自主成长二十字方针,提出了“目标激励、活动带动、学习培训、评价激励”的自主成长四大策略。同时学校还构建了教师“他成长链“”(日反思会、周成长课、月成长汇、学期成长节)和教师“自成长链“”(独学、对学、群学),使教师成长更加系统和立体。

此外,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定期邀请不同研究领域的教育专家来校指导,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中,学校向来是倾尽全力的。学校在假期设立了暑期成长营和寒假成长营,邀约国内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战的大咖级人物,来校为广大教师把脉护航。除了假期的集中培训之外,学校每月都会邀约专家来我校定期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专家们深入课堂与管理的一线,与教师共谋师生成长之道。同时我校向来都积极争取各种教师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的机会,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保驾护航。

最后在结语中,顾明远先生指出“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而改革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他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不言之教”来阐明自己的教育观点,并重申自己的教育信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想这就是顾明远先生对“中国教育路在何方”最好的回答,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好的指引和启发。

(作者:河北省保定市美术中学校长 贺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