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做高考改革领跑者

作者:冯成火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4-17 阅读量:0

图片1.jpg

冯成火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员、副院长,长期致力于教育考试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先后主持多个省部哲学社科、教育规划课题研究。

■深化高考综合改革②

201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将扩大试点,有序铺开。高考综合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参与。

对于高校而言,这一轮高考改革带来了考试、选拔、录取三个层面的重大变化:在考试环节上,实践选择性教育理念,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设置实行“3+3”模式,必考语、数、外,选考“7(或6)选3”。在选拔模式上,体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基本改革走向。在录取机制上,取消或合并学校批次,实行专业或专业类平行志愿。

高考改革的这些变化使高校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选考科目组合多(浙江35种、上海20种),相比以往文理分科的传统模式,考生群体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发生较大变化。选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对大学教育教学提出崭新的要求。二是,取消批次和实行专业(类)平行志愿后,把所有高校的招生专业推到了市场一线,高校品牌对招生的整体影响力相对弱化,专业的实力和影响力成为主导因素,优势和热门专业更“火”,弱势或冷门专业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三是,高校招生录取的节点、过程、生态、要素等发生变化,招生录取工作不再有季节性而是贯穿全年,不再仅是个别职能部门的事,而需要多部门联动甚至全员参与,传统的招生理念和机制受到严峻考验。

面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和挑战,高校必须立足自身,找准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以生为本,从科目设置、专业建设、招生体制、教学改革四个层面着手,积极响应高考改革,成为高考改革的领跑者。

以选考科目的科学设置为抓手,引领高中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培养。首先,高校要深入研究按专业招生还是按专业类招生,认真分析各自的利弊得失。按专业招生,相对比较明确,学校没有后续分流问题,学生填报志愿时也没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后续被分配进非志愿专业;按大类招生,有利于大学前期的宽基础培养,学生通过前期大学教育,也能更清楚地发现自己的真实专业意向。其次,要认真考虑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和接受大学专业教育的内在必然联系,以此为基础,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要求。如,药学类专业可以化学或生物作为专业选考科目,而理工科类大都应该非常明确地提出对物理科目的选考要求。再其次,高校专业选考科目的设置,还应考虑对高中教育的引领。选考模式虽落实了学生的学习选择权,但也带来了选择的功利性,“趋利避害”心理是客观存在的。高校有责任通过专业选考科目设置,尽可能抑制这种功利性的选择,不能从生源的“量”与“分”上考量,助长这种功利选考。

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招生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首先,要明确专业设置原则,科学规范地设置专业,构建科学的专业体系。其次,以此次高考改革为契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院系设置和教学组织,建立和完善专业的准入及退出机制。根据生源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内涵,最大程度地改善专业同质化情况。同时,要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发挥学科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再其次,取消招生录取批次,将对高校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产生深刻影响,生源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校唯有淡化身份观念,加强学科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

转变观念,探索建立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招生动员机制。首先,高校应清醒认识到招生工作发生了两大“扩展”。一是,招生不再只是学校招生职能部门的事,而是向全校扩展,尤其是向专业院系传导,专家教授的作用和影响力愈加显现,因此,必须进行全校总动员。二是,招生从季节性向全天候扩展,生源的竞争不仅是在夏季录取时,而要看日常的功夫,平时的工作水准决定最终生源质量。其次,高校招生要学会讲故事。简单的招生简章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出学校特色、优势、动人的亮点;要动员学校一切资源搭建讲故事的平台,要动用所有媒体媒介进行立体式宣传。此外,高校要充分发挥教授、名师的人才资源优势,组织他们走进中学课堂,用他们的个人风采、渊博学识感化和吸引学生,同时通过视频、微课等形式扩大辐射力度。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校要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平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宽口径培养与职业能力养成、对口按需培养与夯实拓宽学科专业基础的关系;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权,注重学生兴趣、特长的发挥,注重学生共同基础上的差异性,探索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