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管理和教师团队建设

作者:霍莉 来源: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8-05-08 阅读量:0

学生和教师是教育的两个重要因素,下面就学生管理和教师团队建设,分享一下我校的做法和经验。

对学生的管理,我校的做法是盯着问题去工作,找好切入点,形成常规。

1.培养卫生习惯,成就一生好品质

打扫卫生是各个学校再小不过的问题,我校却把它当一个大问题来抓。从老校教学楼,搬迁到新的教学楼;从过去的水磨石地面到现在全部的肉色瓷砖;从过去全校卫生间的男女各八个蹲位,到现在每个楼层各两个现代化卫生间……一系列的变化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能让孩子们早日形成良好的习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从最基础的擦地开始,我校做出细致统一的要求,班主任带头做示范,去卫生间时两个或三个班级联合起来由班主任老师带领站队去,站队回,保安辅助,政教处和领导随时检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基本适应并学会了各项卫生清理工作,期间我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力量,九年级学生还成立了自愿者团队辅助督导。

基础工作夯实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巩固,我校的做法是一定要表里如一,坚持经常,任何时候不搞突击战,每一天每块卫生区都必须洁净如新。现在同学们已经形成习惯,每天早晨都用抹布搽干净每一块地砖,打扫的同时更懂得了爱护环境,珍惜劳动成果。

打扫卫生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孩子们负责任的态度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优秀品德,这项能力必将让他们受用终身。

2.创意“温馨一刻”,传递师生真情谊

“温馨一刻”这个名字是从全体班主任中征集而来的。在我们刚刚搬进新教学楼时,道路西侧的桥还没有修好,这就造成每天放学时学校门口拥堵不堪。还有七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时学校就要求见到老师要敬礼问好,但这样的习惯始终没有养成。为此我校广泛征求班主任意见,怎样才能缓解学校门口的拥堵问题,降低安全风险?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养成最基本的礼仪习惯呢?集思广益之下,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坐校车的同学在楼门口上车之后,校车先离开学校,当最后一台校车离开校门时,走读的学生方可以出教学楼。每二个或三个班级的同学的为一组按照学校东西两侧不同回家的方向顺序站队,到校门口的校名牌前列队进行一分钟的温馨道别,当班教师讲一下当天重要的要求,之后师生互相问好,相互90度鞠躬敬礼,然后班主任按东西不同方向带领队伍到围墙东西两侧等车。虽然班主任很辛苦,有些家长刚开始也不理解,甚至有的还说我们是“做秀”,但最终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首先是每一组的“温馨叮咛”只有一分钟,所以来往的车辆总是很主动地为过马路的学生队伍让路;其次,由于学生队伍在校门口不解散,接学生的私家车也就没有必要到校门口抢停车位了,门口也就不会出现拥堵的现象。由于有班序约束,学生出教学楼秩序井然,家长见到孩子的时间精准,省去家长很多心思。最后由于天天都要和老师鞠躬告别,久而久之同学们在走廊里,校园里都养成了向老师鞠躬问好的习惯,不少客人都夸我校的学生有礼貌。所以我觉得在教育过程中只要盯准问题,采取有效办法,并持之以恒,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3.开启社团活动,挖掘校园新潜力

 随着中高考的改革,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已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去年11月份,辽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型校长到上海培训,培训的过程中我受到几家学校的启发,回来之后在充分调研我校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份开启了我校社团活动的序幕,在上学期24个社团的基础上,本学期又增加了四个社团,并建立起机器人社团,师生们在社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幸福和快乐,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在平时教学中有些边缘化的老师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现在小学的大部分老师也参与了进来。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只要发动到位,措施得当,教师们的潜力是无限的,作为一个校长只要出思想就可以了。针对所有的学校常规活动,我们遵循的宗旨是:能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滋养,人格的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全体教师从精神上对我校长工作的支持,那么,我在学校里连一天都待不住。”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作用发挥的学校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对于教师团队建设,我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开拓视野,提升自我

“视野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成就。”这是我校长生涯最大的感触。我从05年做校长到现在已经12年,不得不承认,我们营口地区的教育与沈阳、大连特别是南方一些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老师们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大部分老师还在用传统的甚至是他的老师给他们讲课的方式在授课,这种固有的方式远远落后于教育形势的发展,只能是越教越落后。曾几何时我也曾苦口婆心地说教,但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所以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带老师出去学习,我相信源于感受的感动最真,源于感动的行动最快。通过外出学习,令我欣喜地是,老师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更难能可贵的是,每次学习归来他们眼中都会多一些智慧的光芒。他们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分享学习体会时不仅介绍名校教师的工作风格、工作状态,并能结合我校实际针对性地借鉴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和管理方案,教师内心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得到了激发。

作为校长我们都知道课堂才是学校的主阵地,听课自然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二法宝。开展校本研修,集备是关键,但往往各个学校的集备都流于形式,学校又很难去把控。我校现在的做法是,通过不定时抽签听取同年组两个教师的课来观察他们的集备情况,再通过即时评课再听二改课,三改课。对于听课,我的做法是对迫切希望校长指导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帮他们“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校长听课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加油” 。

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身上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上完一节满意的课后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2.挖掘潜力,形成合力

要把各种想法不同、需求各异的人群集合在自己的旗下,共同实现办学理想、信念和目标,就要做到兼容并包,不同的意见恰恰能促进我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我的宗旨是决不让一个成员被边缘化。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学校里越是有能力的老师可能思维越独特,作为校长必须抓大放小,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他的所需所求,让他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被尊重被理解。一旦这些老师从心底里认可你,可能就成了你终生的朋友,不离不弃。

另外,作为校长,批评这门功课值得修炼。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在大课间教工在做特色操时,我校有两个男老师不好好做,第一次我过去看了看,没说话,他们有所好转,结果我第二次再去时,他俩在队伍边上聊天,当时我就没控制住,当着所有老师和学生的面,直接我就说:“你俩出去,以后学校任何活动你俩都不用参加了,回去!”老师们都很紧张,第二天我看到这两位老师很颓废,见谁也不抬头,不说话。我很后悔,觉得批评的方式很不好,有点过。正好第三天省里来我们学校送课,下午心理学讲座讲到批评学生的艺术,我灵机一动,马上在学校微信群里发了一条微信:“学习感悟: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批评的策略,前天我对老师的批评很粗暴,违背了自己绝不使任何一个老师被边缘化的诺言,今后一定注意,请全体老师监督!”老师们争先告诉他俩看我微信,并说校长给你俩台阶下了,赶紧找校长承认错误,干群之间的心里疙瘩就这样解开了。

3.丰富课余,智慧校园

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倦怠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能把这种情绪降到最低呢?我觉得智慧地安排教师的各项业余活动是个不错的方法。我校教师的蓝球比赛、排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文艺汇、运动会、跳绳比赛等等比赛基本都是进行团体赛,比赛中每个人都不想拖集体的后腿,比赛就要训练,所以课余时间他们紧张而快乐。一场比赛的胜利会使集体的兴奋度达到极点,它是一个团队能力的象征。总而言之,只要是老师们每天都有事做,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被自己或同事感动着,这样的集体不会坏到哪里去。

这样一支充满“爱”“激情”和“友善”的教师团队,为生活在其中的孩子营造了一片“爱”的天地,让他们幸福地成长于此!

(作者: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初级中学校长 霍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