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作者:姜钢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12-29 阅读量:0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

高考不仅是教育界一年一度的大事,也是举国上下极为关注的大事,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特别是命题工作不仅肩负着为国选材的重任,还肩负着千百万家庭对子女“鲤鱼跳龙门”的期盼,教育部考试中心作为全国命题的组织实施单位责任重大、使命崇高。

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谋划推动教育改革全面发展。总书记亲任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组长,涉及教育的会议召开了7次,审议通过了包括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内的10个文件,推进教育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充分表明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2016年12月18号,党中央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这是十八大以来,党面向教育战线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长远社稷出发,强调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精辟的回答,深刻阐释了党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我体会,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高等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是教育工作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纲领性文献,讲话的核心是,教育工作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育和人的培养上要始终贯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中更好地贯彻落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总书记所讲的“四个坚持”和“四个服务”作为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总书记强调,教育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征。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内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好“为谁培养人”这一命题的特殊意义,充分认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极端重要性。把总书记提出的 “四个坚持”和“四个服务”作为高考命题工作的基本遵循。把握好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规律,使其贯穿于高考全过程,全面提升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具体地说,坚持正确方向,就是要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参与命题的全体教师和全部学科中,确保命题工作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纪律不懈;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坚持服务大局,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在高考命题中去谋划、去设计、去实施;坚持改革创新,就是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细化、实化、具体化,既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和高校选才提供科学的标准,又有力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和载体。

二、围绕高考核心功能 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2017年我们在高考命题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的任务,着力提升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根据《实施意见》改革要求,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意、素养导向,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一)聚焦“立德树人”,上好“一课堂”,着力凸显价值引领

高考是高校选才育人的第一道关,要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问题贯穿到高校人才选拔这个关键环节,紧紧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使高考更好地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2017年,我们在高考命题工作中把“四个坚持”“四个服务”作为基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在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实现“四个正确认识”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凸显了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向心力”,树立“四个自信”。

2017年高考试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的核心内容、育人根本,助力教育教学“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各学科整体推进,各有侧重,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发挥不同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并形成德育合力。

语文学科凸显“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从优秀文学作品中精心选萃,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思想政治学科坚持价值引领,一方面从生活中选取典型事迹,感染触动学生,另一方面又聚焦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社会现象,达到情感与理智的交融,坚定理想信念。历史学科着重考查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地理学科注重通过人地协调观,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感召力”。

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气和底蕴,2017年高考试题充分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这也是高考试题实现“润物细无声”,蕴含强大感召力的“文化密码”。全国Ⅱ卷作文“中华名句用用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材料,突出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育人优势。文综全国Ⅰ卷40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情境主题,要求学生思考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培育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弘扬者。

3.聚焦“四个正确认识”,增强“牵引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017年高考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助力实现“四个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坐标。

一是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历史学科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学科选取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重要论述为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领悟背后深刻的哲学方法论和价值取向;充分反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十三五”脱贫攻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二是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5月喜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召开,高考正面突出这一国家战略,如全国Ⅰ卷作文“中国关键词”在材料中列入“一带一路”、文综全国Ⅲ卷38题中国铁路“走出去”等。

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如文综全国II卷40题以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先进事迹为情境,以榜样的力量感染触动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报国志向。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全国Ⅲ卷作文以“高考作文话高考”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四是从理想到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思想政治全国IV卷25题讲述时代楷模李保国的感人故事,要求学生运用人的价值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把视线投向社会需要、国家发展,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人生抱负。

(二)注重“服务选才”,做精“一把尺”,全面提升选拔效果

为高校的人才选拔服务,是高考的基本功能。高考关系大学入学新生质量、关系社会长远发展,必须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内容改革,提升科学性、权威性和公平性。2017年高考发力服务选才,以高考评价体系框架新理念为指引,加强试题试卷整体设计,创新命题方式方法,整体提升考试的选拔效果。

1.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应具备适应大学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2.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

3.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高考加强应用性,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4.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三)积极“引导教学”,树好“一面旗”,大力推动素质教育

高考对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客观上发挥着引导中学教学“一面旗”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精神,巩固改革成果,彰显改革导向,2017年《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高考命题贯彻考试大纲修订精神,在命题理念、考试内容、试题设计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引导教学旗帜鲜明,深化改革新风扑面。

1.语文—完善试卷设计,实现“关键能力”全面考查。

高考语文完善试卷设计,扩大文本选取范围。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全方位考查了阅读的“关键能力”,有效提升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将会促进基础教育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全面培养,从而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数学—加强理性思维考查,体现创新性。

高考数学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除体现出较强的选拔功能外,还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均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3. 英语—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促进学科素养养成。

高考英语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如阅读理解部分选取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4.文科综合—体现学科素养导向,引导教学深入探索。

文科综合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地理试题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的融入素材。思想政治学科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历史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

5.理科综合—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凸显探究精神。

理科综合坚持将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试题增加了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物理学科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发挥好在育人和选才中的作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在命题中遵循好考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既贯彻党和国家选人育人的要求,又契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