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2021年,习近平接连强调“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基础和前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区县域,积极稳妥推进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国教育整体质量提升的保障。为此,要最终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国家教育方针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2021年5月26日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通知》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多次赴各级各类学校考察调研、致信回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明确要求。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
《通知》强调,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党的教育方针,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方向更加鲜明、内容更加完善、要求更加明确,充分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和深远影响。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要以党的教育方针高质量贯彻提升“四为”服务能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扎实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和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方针是学校发展的纲和本,保证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性质、宗旨和方向,任何时候的教育,任何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也不允许脱离开来。
二、坚持国家总体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得到的深刻启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聚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把握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主动,领航中国经济巨轮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的同时,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拓展了新时代的发展观,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实践路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针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提出,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明确提出要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经济发展尚且如此,教育也不例外。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总体是城市优于农村,东部沿海城市优于中西部。为此,推进区县域高质量发展,地区不同,制定和预判的目标也不一样,欠发达城市和经济相对滞后的地方,要根据自身面临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绝不能效仿发达城市跨越式发展,欲速不达。
三、以推进区县域内优质均衡为导向
推进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为导向,从办学条件,师资(名师)配比,数字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实验仪器设备,远程教育技术支持等方面抓起。要从整体上对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育人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方式、过程评价体系、先进教学理念应用、数字资源整合等方面有比较具体、操作性强的方案,逐一落地见效。优质均衡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有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了,优质均衡才容易实现,同时,优质均衡实现了,更能推进区县域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推进优质均衡,不是搞一两所示范校,或以典型做法应付检查,而是要按照指标一一落实,优带劣,先推后。可以采取城乡结合、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远程教学等方式进行内部资源配置和重组,达到城乡教育一体化,优劣学校融合化。尤其优秀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质师资到薄弱学校助教、示范、引领,培养扶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担当作为。
四、以当前和今后重点工作为突破口
高质量发展不是口号,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在狠抓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和越过当前和今后教育所面临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比如,目前我国处于全面落实二十大精神的第二年,同时也是我们党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教育所面临的重点任务就是在立德树人基础上,落实好“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理念指引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解读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更高级的片面“以分数论英雄”,而是锁定全面育人、全方面育人、全社会育人,最终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建设服务。
五、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的终极标准
教育办得好不好,最终还得是老百姓说了算。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满意是我们党办教育一贯遵循的原则和目标。无论教育设施设备多么先进,教育技术多么先进,教育手段多么高明,教育设想多么完美,学生素质提高才是老师和学校所要的结果,人才能用且够用才是国家需要的效果。培养出来的接班人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民带来更多的便捷、幸福和快乐,人民乐在其中,教育就是成功的,这种成功的背后就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所致。相反,为抓高质量而抓高质量,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消耗大量资源,片面追求所谓的“高质量”,不但教师不买账,学生不配合,家长要反对,社会也绝不同意,国家也不希望看到。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在经济发展、国家总体发展和区域教育条件允许前提下,以落实好当前和今后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一步一个脚印,才真正契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
(本文作者系重庆市忠县白石初级中学校副书记、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