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奋蹄,砥砺前行,做新时代的好老师

原创:方平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2-09-01 阅读量:0

8月1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庆祝2022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要求各地各校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做好相关庆祝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庆祝教师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教育工作者的器重,是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不断强化和升华;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结合中国实践创新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新方向。

一、《通知》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导向

从教育部历年下发的关于教师节庆祝活动《通知》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1985年中央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之后制定了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发展教育事业,十九大报告有这样的表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尤其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43次提到教育,如此高频提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二、《通知》旗帜鲜明地提出铸师德扬师魂,积极选树典型模范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所谓立德树人,其实质是既要培养出有优良品德的学生,打造国家建设之栋梁,还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良好师德,要以德化人,以德服人,方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目的。

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为人熟知的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舍身救孩子的王红旭、爱国报国的卓越科学家黄大年等,他们用实际行动做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激励当代教育工作者不断传承信仰、将骨子里的爱发扬光大。

三、《通知》要求惠师强师,落实教师队伍建设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该《意见》还强调了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等事项。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深具里程碑意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有目共睹,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顺应历史潮流,锐意进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重点践行好以下几方面。

1. 净化灵魂,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净化灵魂。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为教育工作者带来全新视野的同时,也对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纷繁芜杂的国内外环境,教师不能迷失自我,要分得清方向,要有坚毅的定力。“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时如是说道。教师只有不断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才能培育出三观端正的学生,才能抵挡得住利益的诱惑,才能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就是要求教育要坚定不移地指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要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既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确保教师明确“为谁培养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2. 踏实学习,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201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知识的更迭快如闪电,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改变观念,才跟得上互联网+的时代脚步。只有不断更新理念,才能适应和胜任现代化教学的工作要求。教师的内在特质就是能学习、会学习、善学习。能学才能教,会学才能精,善学才能广。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要学习各方面知识,师德建设和精神培育方面更是要身体力行。既要懂得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也要能将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融会贯通。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到,“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所需要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3. 潜心钻研,创新教育发展理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理念推陈出新的根源是教育一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精神,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要善于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出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

我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已有20余载,历经3次课改,使用过4种教材。新课改之下要实现课堂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除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动学习研究外没有捷径可走。课程改革源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源自国家和时代的需要,更源自教学一线实践经验的探索与创新。每一位教师既是课程方案和标准的执行者,又是课程方案和标准的创新引领者。

未来已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总战略是优先发展,总方向是教育现代化,总目标是建设教育强国,总任务是立德树人,总追求是人民满意。争做“四有”好老师,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新常态下培养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重任在肩,教育工作者更需扬鞭奋蹄,砥砺前行,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 

(作者:方平,重庆市忠县白石中学校副校长,重庆市高级教师、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