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人师 互测互助 ——双减背景下期末复习期间的语文作业布置尝试

作者:王丽芬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02-02 阅读量:0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期末复习期间,我们通常采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变,争当人师,互测互助,复习效果尤为显著。

一、引导学生设计易错字音字形题,打牢字词基础

汉字作为方块字是中国独有的文字,以其音形义结合,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习惯于语音录入、键盘输出,出现提笔忘字、字迹潦草、拼音拼写错误、形近字混淆、同音字滥用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在每一节语文课上,像教小学生一样,引导学生利用形声、会意等构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汉字的音形义。尽管如此,第一印象仍是难以磨灭的,一些错误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不论示范多少次,督促学生跟着书写多少遍,学生仍然是“涛声依旧”,因为他们始终是在被动地接受。

我通过改进教学策略,实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来当老师。引导学生以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为范围,在检测纸上用黑色水笔设计50个易错的字音题和50个易错的字形题。然后自己先在作业本上做出答案,上课后,小组间互换检测内容进行答题,答题结束,交给出题人进行批改。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为了考倒对方,学生不知将课本翻了多少遍,硬是找出了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生僻字。对此,我先是肯定了学生的认真态度,接着重申了要求,一定要关注考情,找出易考的字音字形。此外,我强调“小老师”批改时,一定要严肃认真,体现老师工作的一丝不苟。而且学生互相批改后,我还要进行复查,若发现问题,出题者和做题者都会受到批评。通过此项举措,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实现了一题多用,真是一举多得。

二、引导学生设计古诗文默写题,夯实文言基础

2017年秋季,教育部审定后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最引人关注的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古诗文篇目增多,需要背诵内容增多,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对古诗文不感兴趣,对其内容不理解,死记硬背,甚至有的索性不背,默写时即兴发挥,创编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白结合怪体诗”。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静下心来反思,孩子们既然能随性发挥出“新诗”,说明他们的脑洞是大开的,是聪明的,只是我们没有激发起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文是为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其次,精心备课上课,讲授古诗文。然后,设计各种古诗词竞赛。最后,期末复习期间,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古诗词复习。我引导每名学生以八年级下册的5首课内古诗和8首课外古诗,以及9篇文言文为内容,在检测纸上精心设计直接性默写50个空,理解性默写50个空。自己先在作业本上做出答案,然后在课堂上互换试题,进行小组间对抗赛。每名学生都有了出题教师和做题学生的双重角色,复习效果良好。

三、引导学生设计名著导读题,促进学生深入复习

有了前面的尝试和经验,学生主动要求为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篇名著知识点自主设计检测题,自主选择检测对象进行挑战。对此我求之不得,欣然应允。检测效果达到预期,美中不足的是学生批改时不够细心,一些错别字等细节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此时,就是显示语文老师火眼金睛的时候了,我要监督确保每个字都准确无误。

四、引导学生设计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实践题,督促学生掌握题型及解题技巧

有了前面的尝试,我趁热打铁,先是引导学生复习了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的题型及解答技巧,然后,布置互相出题检测作业。在作业纸上用黑色水笔设计以“低碳生活”和“以和为贵”为主题的习题,在作业本上用蓝笔依次写出答案。题型包括:宣传标语(主题语)、活动形式(活动项目)、手抄报或黑板报的栏目、班会或升旗校会的活动环节(活动步骤)、开场白或结束语、劝说类和邀请类等至少10道小题。

经过以上系列尝试,我更加确信:“双减”背景下的期末复习,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争当人师,互测互助”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者:王丽芬,系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八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