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社数字图书馆

教育干部、教师的专业资源共享平台

常态下的疫情防控复学,更需要家校共育共治

原创:张忠宝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8 阅读量:0

家校共育共治是学生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疫情背景下复学,孩子们的心情是复杂的:网课时,没能很好集中精力学习,父母在家责怪,回到学校测试网课效果,不知怎样应对;憋在家里好几个月,与父母的关系剑拔弩张,回到学校,本想找挚友倾诉一下,怎奈学校疫情防控措施更加严格,不仅仅戴口罩,还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聊天倾诉是不可能的,真的渴望交流;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变幻莫测,本来刚刚适应线上学习,一下子又回到了线下学习,且又是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线下学习,口罩的世界,没有表情的世界,那种神奇的陌生感,真的好焦虑!

常态下的疫情防控复学,更需要家校共育共治,给孩子一个理想的学习空间。

一个安全的育人环境。疫情背景下复学,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各项防控措施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创造一个安全的育人环境:规定动作必须做实,学校的科学消毒、人员摸排、测温保障、应急隔离都必须按流程走;安全预案必须做足,新冠肺炎风险、心理危机干预、食品安全预警、防溺水警示等等,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必需排查掉,确保滴水不漏,万无一失;育人环境必须做好,“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不聚集”四个层面的要求,不应该是生硬的,刻板的,应该有温度,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安全的育人环境,需要家校携手共育共创,需要社会各部门联防联控,更需要每个孩子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守护规则。一个安全的育人环境,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底线。

一个清晰的健康导图。疫情下返校复学的孩子们,特别需要一张清晰的健康导图,帮助他们脱离恐惧、焦虑和不愉快。通过全覆盖的线上家访帮助家庭梳理好亲子关系,让孩子再次与父母真情拥抱;通过温馨的疫情防控提示和人性化的现场指导,让孩子清晰地了解学校公众场合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与他人;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设计、真挚的心理沟通以及丰富的线上心理咨询,让孩子打开自己焦虑、恐惧和不愉快的心结;通过主题班会、学校周会和室外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倾诉、交流,释放那无形的压力。一个清晰的健康导图,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伞。

一个和谐的家校氛围。疫情背景下,家长天天帮助孩子打卡,帮助老师监督孩子网课,还经常帮助老师催作业,一些家长不耐烦、甚至出言不逊,导致家校关系紧张,这样的背景环境,特别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复学,能否开开心心地返校、高高兴兴地走进线下课堂、心无芥蒂地与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携手的家校氛围,也就是家校共育共治的命运共同体。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好,孩子们就放松、就高兴;家长和教师联手,就能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家长和老师教育观念达成共识,孩子们就会健康地成长!一个和谐的家校氛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守护神。

一个科学的生涯规划。疫情背景下,也不能忽视生涯规划教育,特别是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孩子,没有做好生涯规划,未来就有了更多的不确定。家校携手,共同挖掘孩子的潜能,看看孩子到底适合做什么;家校携手,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看看孩子还需做怎样的努力;家校携手,基于孩子的特长与学业成绩,看看该做怎样的多元选择?科学的生涯规划,源自潜能挖掘、兴趣培养、特长发展,这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在认知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在路径选择上尊重科学。一个科学的生涯规划,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抉择保障。

一个美好的愿景描绘。疫情背景下,孩子们的未来在哪里?这是家长、教师和孩子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从国家视角、行业视角、家庭视角,教师要给每个孩子一个共享的愿景描绘,特别是针对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要进行科学的毕业季教育,基于理想信念、使命担当、未来愿景,坚持点对点、一人一案,让孩子们顺利地度过毕业季、健康地度过毕业季、轻松地度过毕业季。一个美好的愿景描绘,是孩子摆脱焦虑的减压器。

常态下的疫情防控复学,孩子们承受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有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压力,有网课没跟上的压力,还有同伴不能淋漓尽致交流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交织在一起,不积极疏导,任何一个诱导因素,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们心灵的最后一棵稻草。基于此,家校必须构建命运共同体,携手共育共治,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进行心理危机排查、预警并干预,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张忠宝,教育部领航班名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广州实验教育集团花都区秀雅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