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执政党认同因素的现实考量

作者:周小明 孙岩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 发布时间:2016-10-10 阅读量:0

【摘要】执政党认同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考察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的相关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向。本文通过对执政党认同的中国特性、认同因素、价值旨归等方面的论述,力求从新的视角探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选择逻辑,从而为更好地推进中国执政党建设、增强执政党认同提供借鉴。

【关键词】四个全面;执政党认同;执政规律

【作者简介】周小明(1987-),男,四川遂宁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孙岩(1979-),男,辽宁沈阳人,法学博士,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治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编号:15BKS059)阶段性成果。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指出:“政治现代化最基本的方面就是要使全社会性的社团得以参政,并且还需形成诸如政党一类的政治机构来组织这种参政,以便使人民参政能超越村落和城镇范围”[[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8.]]由此可知,政党从产生那一刻开始,就寄托着社会中组织和团体的政治诉求,也必然伴随着民众对其的政治评价。奥格斯·坎贝尔在20世纪60年代抽取这种政治评价的情感因素,提出政党认同的概念,即“政党认同是民众对某一政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是民众在其所处环境中对某一政党的情感倾向”[[ [] Angus Campbell. The American Vote[M].New York: John Willey & Sons,1960:12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其认同程度直接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状态和进程。当前,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背景下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执政党认同相关问题,不仅是分析当前治国理政方略核心抓手的新视角,也是一次研究执政方略选择逻辑的新尝试,对于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升新时期治国理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执政党认同的中国特性

执政党认同的主体包括民众和党组织成员,客体是执政党本身,其不仅是一种政治倾向的外在表现,而且包括建构认同的动态过程。其理论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如何建构和保持对执政党的认同上。基于中国政党政治的实际,执政党认同展现出其独有的特性。

1.政党意识形态的时代性。意识形态往往是通过提供一种道德上的理性说服来获得普遍支持和认同的,在帮助统治阶级实施统治行为方面发挥了政治辩护功能,进而使统治行为增加了合法性依据,因而是执政党认同的意识性资源。回顾过去,中国执政党认同的建构得益于对意识形态的正确把握以及宣传灌输。我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并没有导致意识形态的固步自封,反而不断汲取实践的营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科学反映人类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始终处于理论前沿。当前,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富于时代性感召力,既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也从思想上增强民众执政党认同。

2.利益代表的人民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政党只有实施符合民众利益的执政行为才能赢得民众的认同,这也是构建认同的核心所在。执政党满足与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程度成为公民个体政党认同的“起点”。[[ [] 史献芝,赵天娥.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解析与建构[J].探索,2011,(5):171.]]当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时,就持认同的态度,反之就难以认同。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背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充分认识到执政党认同的利益性,才能建构稳固的认同。

3.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利益表达是将利益需求转化为实际利益的中介,民众能否顺畅地进行利益表达以及得到及时有效回复,对于执政党认同具有启发和评价作用。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更多地吸纳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作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执政党及时建立了信访、人民代表大会、大众传媒、行政领导接待等制度。可以说,一系列的制度为利益表达构建了更多的渠道,有助于及时回应民众的表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会矛盾,增强了执政党认同。

4.政党组织建设的科学性。政党组织建设是有效执政的组织基础,也是构建执政党认同的关键环节,其科学性不仅是民众信任的依据,也是组织内党员坚定自身信仰的现实考量。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努力做到:正确认识党与时代的关系,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断营造和谐民主氛围;提高党员素质,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使党始终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这些都显示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独特的制度优势,也进一步夯实了建构执政党认同的组织基础。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执政党认同因素的透视

科学有效的政党执政包括最初推行执政方略的意见收集、具体实施过程的判断评估、最终定性评价的分析总结,贯穿其过程、影响其进程的因素中离不开民众的认同。作为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抓手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综合考量各项因素的智慧选择和科学抉择,其中无论是整体脉络梳理,还是具体布局分析,执政党认同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25.]]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脉络伴随着对执政逻辑的选择,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以民众利益为导向、以民众认同为评价,以民众关注为重点的价值回应,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增强民众认同路径的准确判断和坚定实践。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主体利益的集体表达。“小康”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其核心是全面,根本在发展,两者的结合是当前广大民众的共同心愿。把“全面”摆在首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已深刻认识到主体的广泛性,真正把普遍认同作为认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提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等论断,以此为依据开展的“扶贫攻坚战”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是发展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把民众的获得感作为评价标准,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使人民得实惠。这样的执政逻辑符合执政党认同的建构途径,通过民众的广泛获益增强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推行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最终形成政党执政和民众认同的良性循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现实期盼,是认同主体利益的共同表达。中国共产党推行此布局契合民众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民众的执政党认同。

2.全面深化改革是公众诉求的实践回应。“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6]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改革序幕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30多年的改革实现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的动力源泉突出出来,是基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的实际而提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回应公众诉求的政策实践。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提升等问题不仅使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困境,也给每一个公民利益获取带来负面影响,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决存在突出问题,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回应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和广泛期待。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其主线是紧盯公众利益的诉求,做到哪里是人们群众最迫切的最关注的,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执政党认同指引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也将有力促进改革取得实效。

3.全面依法治国是公众表达渠道的法制保障。民众对自身利益的表达和政党是否代表民众利益的判断是执政党认同利益性的实践归宿,其中必然涉及到表达的渠道。近年来,越级上访、集体抗议以及部分暴力群体性事件的背后往往是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堵塞带来的矛盾激化。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是打通和优化回应公众利益表达的渠道,而解决的关键就是建立制度化沟通平台、运用法治保障参与渠道。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其中“良法”就是以保障民众利益为主体,反映民意、为民谋福祉的“法”。中国共产党着力推进法治进程,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既从法制角度保障民众利益,也为增加民众认同提供合理性心理依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兼顾国家与个人的利益。从民众认同的角度出发,全面依法治国是执政党采取制度性保障的方法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落实人民当家作主要求,使公众利益表达的渠道得以畅通,同时也以此肯定了执政党为民众的利益代表。

4.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举措。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这个角度出发,不难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后逻辑。“从严治党有其自身规律,对我们这样一个老党大党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7]在全党提出从严治党规律的重要命题,吹响了构建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号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党之所以取得革命、改革、建设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树立良好自身形象、凝聚实现执政目标力量的具体措施。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雷霆之势所开展的“打老虎”、“拍苍蝇”的反腐败斗争,在作风建设上形成的高压态势,表明在作风建设上的严抓纠治符合执政党建设规律、契合广大民众期盼。执政党自身建设事关政党科学发展、能否有效执政。加强党的建设是任何执政党推进自身发展的不变规律,而其中的作风建设则是政党建设的关键所在,紧盯这一民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才能凝聚人心士气,使执政党符合民众要求,才能始终保持执政活力,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三、执政党认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指引

执政党认同的价值旨归是执政党采取各种方式始终关注和及时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这对构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了重要的评价导向作用,而布局的科学性佐证了其评价导向的有效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核心抓手,同样,执政党认同也能为执政方略的选择发挥指引作用,促使执政方略的认同得到增强,执政目标得以实现。

1.切实担当公众利益的代表。正是由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赢得民众的内心认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在社会中迅速形成共同推进战略布局有效落实的共识。当今社会,政党是整个社会中组织和团体参与政治活动的代表,如果担当不好利益代表这个职务,政党也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执政党要将此作为推行执政方略的首要考虑和评价依据。中国共产党要担当起人们利益的代表,就要制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要运用国家政权制定反映人民利益的法律法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要目光深远,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使发展符合公众利益,人民得到实惠;还要眼睛向内,时刻审视自身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更要扑下身子,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真正代表、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当这些真正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惠及人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关系更加和谐,执政党认同就能不断得到增强,其执政方略就能得到价值肯定。

2.及时回应公众利益的诉求。关注和回应公众利益的诉求,并将共同的利益上升为国家意志,是执政党执政的闭合回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外在表现就是满足公众利益的诉求。而实现此目标,就涉及到端正对公众诉求的根本态度和畅通公众诉求的表达渠道两个方面。前者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根本宗旨,把人民满意作为基本评价标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耐心倾听人民的合理诉求,将那些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及时有效进行解决,坚决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与人民面对面、心贴心。后者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式保持公众利益诉求通道的畅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及时回应公众利益诉求,还要鼓励建立各种利益群体的社会团体,并创造条件以便于他们进行表达。要完善制度机制,把利益诉求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既使利益得到充分表达,也使诉求行为得以规范。要紧贴时代发展,主动在互联网、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建立沟通渠道,运用微博、微信、QQ等平台,鼓励民众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后切实做到高度关注、及时回应。通过多措并举,以多元、顺畅的利益表达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突出问题,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信赖,构建推进执政方略的内心认同。

3.着力建强公众利益的组织保障。从执政党认同的角度出发,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既是发挥执政党组织优势的科学决策,也是为公众利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更是增强民众认同的现实性考虑。因此,执政方略的选择上要将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宣传贯彻,凝聚加强自身建设的思想共识。要建立健全党内组织、工作、干部、理论学习等党的规章、准则、制度,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操作性、权威性。要改革和完善党的建设的组织体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监督体制,改革和理顺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下推进党的建设。要把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重点,既用教育启发自觉,又用制度约束规范。要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树立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要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为执政方略顺利实施打牢坚强的思想组织作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