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作者:常亮 杨春薇 石成田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 发布时间:2016-07-21 阅读量:0

[摘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在条件保障和队伍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在分析和阐述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与使命后,研究认为:制定队伍发展规划、优化队伍结构配置、建立培养和培训长效机制、促进党务工作队伍与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等措施,是实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9-0043-04

[作者简介]常亮(197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等。杨春薇(1979-),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办公室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石成田(1977-),男,辽宁丹东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采购与招标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高等学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承担者,是面向高校师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忠诚捍卫者,是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坚守者,更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笃信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多年来,这支队伍在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服务高校中心工作、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要求广大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牢记使命,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精深的业务能力及时处理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只有当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够把高校党建工作推向更高的境界和科学水平,使高校党建工作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1]

一、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与使命

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相关表述,高校党务工作主要包括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大方面;[2] 而在高校中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就构成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主体。作为承担和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责任与使命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得以不断丰富、拓展。由于党建工作在高校事业发展中具有引领、促进和组织保障的重要作用,因而其时代发展主题必须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联动起来。[3]党的十八大做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部署,[4] 为在新时期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顺利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指明了科学道路。为此,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提升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当前,在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落实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任务的关键在于队伍建设,而队伍建设的关键则是专业化建设。[5] 作为一个在管理学领域常被提及和使用的概念,所谓的“专业化”是指个人或组织(团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是一个需要经历成长、成熟直至经历挫折而走向成功的检验过程。基于对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所面临局面和时代背景的分析,笔者认为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内涵可归纳为: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在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知识积累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专业训练、技能培养和工作实践后,从事具体高校党务工作的素养、水平与能力突出,具备独自开展和处理日常性、基础性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具有高度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和协同意识,能够自觉结合高校党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同时,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者在从事具体的党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中,能够自觉按照《党章》和相关制度、文件的规定与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能够灵活运用党的基本知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有效地研究、分析与处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善于将理论研究与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因而具有干部与教师的“双重”职业属性。

(二)时代赋予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新的职业内涵

随着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高校党建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也丰富和拓展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1.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能。高校是广大青年学生增长知识、锤炼意志、成才报国的重要园地,也是帮助青年学子点燃梦想、放飞梦想、培育梦想和成就梦想的地方。[6]因此,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必须牢记立德树人这一崇高使命。在日常工作中,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不但要利用好入党启蒙教育、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和党员再教育等“第一课堂”教育阵地;还要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教育,逐步培育和建立高校党建育人文化,并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融入高校的“育人”环节中。在推进高校党建文化育人的实践中,应通过推进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工作中,真正把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景向大学生们讲清、讲透,把伟大梦想的实现路径讲明白,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励志将自己锻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还要引导青年学生努力弘扬“中国精神”,集中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最后,还要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有机结合起来,把实现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6]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高校党务工作具有的育人职能并没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因而造成了高校师生对党务工作队伍“教育者”身份的认同缺失。

2.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力量。在第二十二次和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并指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党建的根本性任务。为此,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否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在广大师生当中具有号召力、感召力,以及我们的意识形态阵地在面对各种错误思潮侵袭时表现出的免疫力、战斗力如何等等,关键就在于能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肩负着捍卫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重要使命;而庄严使命的召唤,需要新时期的高校党务工作者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思想素养,还要具有高超的工作技巧、办成事的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品牌”的自然代言人,他们的身体力行对高校师生具有示范作用,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将直接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识在高校传播的深度、广度,进而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时效性。

3.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配套政策和执行细则的缺失,使得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长期处于“有声音、有期盼”,却苦于“无行动、无进展”的尴尬状态。当然,在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翘首企盼“春天”到来的同时,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也存在一定问题。在一项涉及全国21所大学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现状的调查活动中,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中约有超过70%的同志年龄段集中在35—40周岁期间,队伍年轻化趋势显著,职业发展诉求旺盛。在受调查的高校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高校党务工作人员比例达到了65.15%;特别在一些“985”、“211”高校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较高,显示出这支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较为优秀的知识结构,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奠定了学历、知识和素质的基础。调查中,有57.58%的同志从事党务工作的时间达到或超过3年,既体现出这支队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也反映出这支队伍存在着流动性慢、职业发展“出口窄”的问题。[7] 归纳起来,制约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不同高校间或同一高校不同院系间的党务工作者,其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存在不均衡现象;二是部分高校对于党务工作队伍重要性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树立起将党务工作队伍与教学科研队伍置于同等重要地位的全局意识;三是高校普遍缺乏支持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政策、制度,尤其在高校党务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职称职级评定、学习进修与业务培训,以及收入待遇与评价表彰等具体方面存在很大的“供需”矛盾;四是部分高校党务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不强,缺乏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五是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职业发展链条”短,职务内的发展空间有限、队伍流动慢。

二、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高校党委、行政与学术等多方参与,因而是一个多维度协同发展的系统工程。为此,在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应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高度着手,在充分考虑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任务和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明晰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结合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自身特点,以科学的党建理论体系、高质量的职业化标准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理念,科学制定和完善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机制和激励保障措施;同时,通过培养和造就集“研究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专家型”于一身的“五维一体”式的高校党务工作骨干,实现“以点带面”式的整体发展格局,或许将是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突破口。

(一)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推动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指南,以第二十二次和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个中心目标,结合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面临的具体实际,努力建设和打造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业务精、服务和创新意识突出的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同时,高校各级党组织也要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以推动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契机,积极主动地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纳入到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通过打通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在职称、职务“双向”发展晋升的职业通道,确保那些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高校党务工作骨干,能够成长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与高校党建实务领域的“行家里手”。

(二)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打造一支敢于迎接挑战、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党务工作队伍,既是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1.科学制定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一是要有顶层设计。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必须从高校党建科学化发展全局出发,立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为核心指针开展系统设计,即“站得高”。二是要具备前瞻性。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超前谋划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方案和路线图,达到既能够指导当前工作,又能够引领未来的规划目标,即“看得远”。三是具备流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和其他人才队伍建设一样,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人才流动是必然趋势,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既要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又要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即“做得实”。

2.优化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结构与人员配置。选配好高校党务工作队伍,首要任务是要把好政治关,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考察,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中有威信、实践中有创新的同志选配到高校党务工作岗位上。其次,按照“五维一体”式的高校党务工作者的标准,大力选拔、培养和培养优秀的青年党务工作骨干,以制度形式对其长期的职业发展给予支持和保障,打消他们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切实营造鼓励青年党务工作者安心干事业、支持青年党务工作者能够干成事业的校内氛围。第三,注重对资深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培养和爱护,一支高质量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中不可能只有年轻同志,一批经验多、阅历深、工作方法独到的资深高校党务工作者,对于传承高校党务工作传统、优化队伍结构、实现新老同志间的“传帮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可以通过“拜师傅”、“结对子”,以及组建团队联合攻关党建课题等多种形式,促进和实现“新锐”与“老将”间的协同发展。

3.建立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培养与培训的长效机制。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有科学的指导,这就对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对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培养、培训,提供足额的培训经费,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与终身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工作“经常化、定期化、长效化”,努力提高党务工作队伍做好基层党建党务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与基本功。同时,要不断拓展实践锻炼的深度和广度,组织高校党务工作者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和海外研修等活动,以开阔眼界、锤炼意志、充实头脑,避免“坐井观天”。最后,还要高度重视高校党务工作者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用制度和政策引导他们敢于直面新问题、新挑战,注意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探索和把握工作规律,主动开展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自觉提升专业化素质。

4.促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与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为解决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有业务、无专业”的职业发展困局,同时缓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普遍不足的状况,可以通过增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间的双向交流、互动,实现两支队伍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切实将党建实务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同时,从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整体质量的角度考虑,随着“五维一体”式的高校党务工作者的成长,这就为实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与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而且,增加两支队伍之间的学术与职业角色的互换,也有助于促进两支队伍间的全面融合,进而打造集高校党建党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队伍。这其中,破除高校党务工作队伍职称与职务“两条腿”发展的制度障碍,是实现党务工作队伍与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

三、结论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推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如何提升党务工作队伍自身素质与建立完善保障机制这两个核心环节上。一方面,高校党务工作队伍要发展、要政策、要待遇,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并取得公认的、令人信服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当摒弃“等、靠、要”的想法,主动加紧制定、创新、出台与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配套的政策措施。最后,在推动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努力协调和处理好高校党委与行政、机关与基层、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之间的关系,以多维度、多系统协同发展的理念,推动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王育红.新形势下高校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的路径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5).

[2] 许益锋.新时期高校党务政工干部存在的困惑与对策思考[J].高教探索,2015,(1).

[3] 卢丽君.高校党建工作要注重整体推进内涵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张社争,刘建德,杜红荣.高校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6] 冯刚.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服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3,(10).、

[7] 王源平.广西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责任编辑 董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