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是我们党的利益之所在、使命之所在、价值之所在、生命之所在。
(一)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没有资格称为共产党人,就没有资格称为马克思主义者。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脱离于群众之外的特殊利益,党员没有超越于群众之上的特殊地位,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核心是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站在人民一边,全心全意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立场问题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真正的主人,资本逻辑是社会的主导逻辑,权力受命于资本、受制于资本,也服务于资本,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政党除了代表资本的利益,没有别的选择。在中国,人民是真正的主人,代表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利益所在,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所系。在极少数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拉锯中,在资本逻辑和人民逻辑的利益博弈中,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自己的坚守和定力,自觉选择站在最大多数人的一边,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离开了这一条,就从根本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背叛了这一条,也就从根本上背叛了共产党人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就增进人民美好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深化改革,强调“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关键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下各项民生指标逆势上扬,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印证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理念,兑现了我们党“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坚定承诺,彰显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价值追求。
(二)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崇尚实干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干出来的,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干出来的。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们美好生活新期待,只能立足于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干,半点希望都没有。当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要抓住人民最关心的事,要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务求实效,不贪虚功,锲而不舍向前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任何时代,人民关注的利益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牵住牛鼻子,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没有重点就没有头绪、没有章法;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没有主张;没有重点,工作就没有波澜起伏、风生水起。当前,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致有: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国家未来。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三是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四是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政策衔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五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敬畏生命、生命至上、人命关天的理念。六是兜住民生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就民生工作而言,底线是老百姓的生命线、安全性、希望线,是退无可退、必须捍卫的边界线。底线思维就是要敬畏底线,守住底线。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精准扶贫工作、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都是极端重要的民生工程,决不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实事,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
(三)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能搞花架子,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背离人民中心立场,危害人民根本利益,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党和人民的大敌。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当前,形式主义已经成为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成为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就破解形式主义之弊作出部署。
形式主义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形式主义无所谓好坏之分,不存在好的形式主义和坏的形式主义。无论何种形式主义都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都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从危害上来看,形式主义不仅贻误工作、劳民伤财,甚至可能致使党和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重大损失,比如近年来查处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重大违法用地事件、重大生态破坏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等,背后往往隐藏着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些事故看似天灾,实为人祸。其结果必将严重损害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与公信力,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
形式主义是一个顽症,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解决形式主义也非一日之功。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多样性、变异性,整治形式主义要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要从讲政治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特别是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突出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当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求总体上是相适应的,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我们必须站在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拿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决心和魄力,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开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集中整治不走过场、不做虚功,确保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