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着眼“千年大计”又立足“只争朝夕”

作者:朱培蕾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3-05-18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期间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既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能等靠要,要踏实努力,久久为功”。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谋划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伟业时,始终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和认真践行。

先谋于局,后谋于略。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仅需要视野宏阔的科学决策,而且需要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的思想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要求“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等等,既着眼百年、千年甚至数千年观察和思考历史演进,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又立足当下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践行好自己的初心使命。

保持“千年大计”的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外国政要讲过,“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这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深邃视野、广博胸怀和远大抱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我们党的许多重要文献频繁出现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百年目标”“千年大计”等关键词中不难看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始终坚持制定正确的长期规划,并在百年目标、千年大计的引领下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目标的成功,首先在于先进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以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为长远目标指引下,始终保持政党执政及其核心的稳定性,延续为子孙后代计、为千秋万代深谋远虑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所以能够成功实现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政贵有恒,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中写道:“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那些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奋斗实践,从开展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到实现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科技创新,再到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无一不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滴水穿石的结果。

伟大的梦想,要靠扎实的奋斗去实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当胸怀大局、放眼长远,既瞩目未来、又立足当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事关民族未来的大计一以贯之,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一步一个脚印,驰而不息、不舍寸功。唯有如此,才能稳步推进伟大事业,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