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作者:赵德永 来源:现代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07-25 阅读量:0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它包括三大方向、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非常全面、具体,属于宏观教育目标层面,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架构。它更加明确了学校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具有高瞻性和普遍性,对于我们具有指导意义。

作为学校,如何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统一要求,转化为学校具体的任务目标,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值得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使之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我认为,只有做到“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教师才能更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崇高职责,才能自觉地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力量之一。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与之相比,更重要的还是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转变又有依赖于观念的转变,让先进的观念去引领思维,让先进的观念成为行动的先导。我校通过学习林崇德教授主编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及有关核心素养的文章,让教师明白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它的落脚点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当下和未来发展;要让教师懂得核心素养已是全球化了的教育理念,教师如果不加强对学生施以核心素养的培育,必将会影响这一代人的成长以及未来国家在世界的竞争力;更要让教师清楚,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自己可做可不做的随意行为,而是自己的教育职责所在,必须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必须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中予以贯彻和落实。

校本研训,提高素质

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清楚自己所任学科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通过每个具体的学科素养支持学校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体系支撑学校培养目标,并最终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为此,我校主要通过校本研训,进一步开展教师“四好”“四课”“四说”活动。

“四好”——包括好书传看、好文章传阅、好课共赏、好思想共享。

“四课”——包括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评优课。

“四说”——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设计、说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

改进课堂,自觉践行

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自觉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

首先,要树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将核心素养要求对接课堂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精心设计相应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点、生长点,使核心素养目标真正地在课堂各个环节得以落实。

最后,改变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自由表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作者系北京市平谷区第七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