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校长的“非常培训”

作者:李萍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08-15 阅读量:0

山区校长们在上太极早课.jpg

7月28日上午,山区校长们在上太极早课,这

是培训项目中志趣类课程的内容。孙国徽 供图

每个暑期,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刘集小学校长李鸿云会和其他校长一样,参加各种校长培训班。今年也不例外,他参加了一个为期8天的校长领导力培训项目。但这次的培训,在他看来,不同于之前参加过的主流意义上的校长培训,“不走寻常路,有些出乎意料,有点意思”。

这也是他的同班同学们的普遍感受。在这个校长培训班上,他有15位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山区及偏远地区的“同学”。7月30日,他们完成了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课程学习和活动后,成功从第八届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以下简称“山区优秀校长项目”)中结业。

这个以山区校长为主要培训对象的项目,在申请、筛选以及课程活动设计等方面,都和以往的校长培训有点儿不同。

筛选:主动性和行动力“门槛”

研修培训是大多数中小学校长暑期“充电”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小学校长培训通常多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面向广大校长。但李鸿云等人参加的山区优秀校长项目却并非如此,设有一定的“准入门槛”。

据项目发起人介绍,该山区校长领导力培训项目源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主管,旨在为山区教育扶贫助力。“改变千百万中国山区学童的命运,重在教育,而教育质量的提升,重在校长。”自2010年以来,该项目吸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和一些社会企业加入进来,为项目提供奖学金和场地支持。如今已有100多名校长接受过该项目的培训。

“4月时,身边有校长推荐这个项目,感觉不错,我就立刻申请了,没想到搭上了末班车。”李鸿云回忆道,提交申请表后,没等多长时间,他就接到了项目团队的面试电话。对于自己的入选,他很惊喜。虽然直到结业时,他还不太清楚自己凭借哪一点“说服”了项目团队,但通过与其他15位校长同学的接触,他发现每名校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他想自己的入选或许和自己的对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突破有关。

他所在学校共有215名学生,23名教师,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0岁左右,比较年轻化。面对这样的教师队伍,他选择在学校实行宽松化的管理。他认为,年轻教师与老教师在行为模式上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更宽松自由的氛围。“以开会为例,有时候我们大家在食堂吃着饭的工夫,就可以把学校管理教学的安排确定下来。”其他学校抓教师考勤抓得严,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学校尽量减少“形式化的规矩”,让教师摆脱形式的束缚,专注于做教学的事情。

而这正契合了山区优秀校长项目的理念。在项目负责人看来,这些校长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背景,但他们身上有相同的印记,那就是教育变革的主动性和行动力。“我们甄选处于我国山区及偏远地区富有事业热情和发展潜力的中小学校长,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行动能力和责任担当、为山区教育作奉献的教育开拓者、引领者。”

课程:“跳出了教育的圈子”

“我参加过很多培训,但这次的培训很不一样。”李鸿云刚开始看到课程表时,就发觉课程设置跳出了以往校长培训的“套路”,他印象最深的两门课程活动的名字是“模拟联合国——绿色经济与气候变化”和太极早课。“这两者和教育又有什么联系?”他心生疑惑。

事实上,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山区优秀校长项目团队的有意为之。项目发起人介绍,气候、外交、书画等看似“跳出了教育的圈子”的课程内容,意在为山区校长“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模拟联合国’和太极早课属于两个不同模块的内容,既把校长带入世界多边体系,知晓全球问题的解决路径,探寻把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学校的可能性,又在课程设计中插入传统内容,给校长以启迪,这与书画欣赏一起,属于培养校长志趣的范畴。”他指出,山区校长培训课程设置背后有一个原则,即超越主流培训,模拟的是世界名校国际领导力框架。对于校长培训而言,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而要涵盖领导力、国际视野、人文社科知识、幸福校园等多个模块。

除了活动类课程外,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颖的“幸福教育”也给李鸿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记忆中,培训通常采取教育专家讲座形式,隔一会儿切换的PPT演示页以及像小学生听课一样的模式定格在脑海中。张颖没有端坐在讲台上,而是经常会走到校长们中间对话。

“很随意,没有距离,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李鸿云说,探讨争论都可能会在下一秒发生。

转化:从培训回到自身

项目发起人说,针对山区校长的领导力培训也和传统意义上的领导力培训不一样,重点在于,“帮助他们塑造领导力知识框架,了解自己、团队、学生以及环境,理解有效沟通,集体决策的重要性”,最终要回到校长自身和教育现实情境中去。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关小学校长戴宏燕,通过这个培训“发现了自己”。她所说的发现自己,是指培训项目团队为校长们安排的一个DiSC(支配、影响、稳健、服从)性格测评环节。“通过这个测评,我对自己的性格更加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开展办学管理工作。”

对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达呼店镇中学校长王希斌来说,“参加这个培训项目最实在的收获是解困”。在活动中,他逐渐解开了局限于视野的狭隘之困、打开了局限于思想的保守之困、解决了局限于能力的方法之困。而下一步,他要将学习到的各种新知识落实在行动中。“气候变化大会和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课程中,他对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产生兴趣,并决定回学校后组织校园志愿者活动,让孩子们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经过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的课程研讨后,他已经开始设想将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去做乡村历史的探寻,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身边的历史。

16名山区校长中有不少是第一次接触到领导力培训,他们也成了山里孩子看世界的眼睛。初次体验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李鸿云说,在活动过程中,他意识到模拟联合国活动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回去之后,我要组织孩子们也尝试这样的活动。”在太极早课中,他也有自己的收获,“管理之道当像太极一样圆融”,这和他在学校实行的管理理念不谋而合。

第八届山区优秀校长项目的结业式上,这一项目又获得了更多企业和公益基金的支持。对于16名校长来说,这次不寻常的“培训”并没有结束,而是一个起点,他们回去后将会影响和带动又一批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