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甘味看心理

作者:颜大迁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成语“食不甘味”形容一个人遇到事情忧虑不安,以至于吃东西也分辨不出食物的鲜美味道来。成语虽然简单四个字,其中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医学道理一精神心理因素,足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

《战国策·楚策》记述了楚威王在听到苏秦与其“连横”事秦、不如“合纵”抗秦的游说之后对苏秦说的一段话中,就提到自己在泰国的威胁下,“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淮南子·泰族训》、《旧唐书·李靖传》、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唐代白居易《初授拾遗献书》等多种典籍中,也有“食不甘味”、“食不知味”的记述。这表明,至少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清楚地体会到精神心理因素对味觉的抑制作用。

人在吃东西时,所以能体会食物的味道,完全得益于嗅觉和味觉。所谓饭菜“飘香”,就是还没有吃,便已经闻到饭菜的香味。人能闻到味道,是有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细胞。有人分析了自然界的600种有气味的物质,提出各种气味是由7种基本气味组合而成: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

更多的味道是“尝”出来的。舌头上大约有上万个使人能辨别出各种味道的小结构,称为味蕾。口内不同位置的味蕾,对甜、咸、酸、苦四种基本味的敏感度各有差异:舌头前部两侧的味蕾较善于辨认咸味,而舌尖的味蕾善于辨认甜味,舌头两旁的味蕾善于辨认酸味,舌根部及软腭的味蕾善于辨认苦味。多不胜数的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味道组合而成的。

俗话说“众口难调”,指的是人的口味有差异,难以一致。人的口味除与地域、习俗有关外,还与个人所处的不同生理时期的味觉状态息息相关:儿童的味蕾比成人多,偏爱甜味;成人味蕾的敏感度逐年下降,年纪越大越需要浓重的味道才能辨别,而且有偏食苦味的倾向;随着舌尖的味蕾敏感性下降,吃甜品时,老年人要比青年人加更多的糖;妇女妊娠期味觉会发生改变,多偏向于喜欢酸味。

人们对食物味道的评价,就是通过鼻子和舌头所感受到的嗅觉和味觉信息材料,在大脑中加以综合的结果。如果心思都用在思虑上,自然会影响对味道的感知。就算是山珍海味,由名厨烹制,味道再好,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味觉和嗅觉接触,也是无法品尝出来的。中医理论认为:忧悲伤肺,而肺开窍于鼻,肺伤则多见鼻塞、流涕、嗅觉不灵……;思虑伤脾,也可伤心,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人思虑过度,所思不遂,气滞、气结,可导致异常的味觉,不仅难以感受到食物的美昧,甚至在没有进食时,口内也会出现或成、或酸、或苦、或淡的异常味道。所以,只要我们心平气和地享用三餐食物,就能品尝出它们固有的美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