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须知道的六大课堂教学规律

原创:熊健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12-11 阅读量:0

如果说文化是根,课程是魂,那课堂就是一所学校的影子,从一堂课的状态可以看出学校的状态,从一堂课效果可以看出学校在管理方面的深浅,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成败,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为。课堂教学是教育最基本的单位,教学的成败关乎课堂的成败,现在关于教学模式的说法和做法都比较多,但教无定法,不管什么模式,都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正如环绕行星的卫星运转,或各种有机体的生长,也有其固有规律一样,人如果希望有所收获,就需要遵守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人如果希望成功地教育孩子,就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无论在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人如果不使用那些能产生效果的相对应的方法和规律,他就不能有任何成果。只有当他有意或无意遵守了规律时,他才有能力掌握成功的力量。万物皆有规律,所以课堂教学必须置于一定的规律之下。

什么是教学?先不论它的涵义,单从字面上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不是两张皮,不是平行线,教和学之间必须要有桥梁,要有紧密的配合,要适宜、适切、适合。换句话说,也就是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教,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教学怎么才能相长,老师应该是熟悉课程的,学生应该是带着兴趣走进未知领域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有共同的熟悉的语言交流模式,老师应该有合理的教学行为,学生应该有合理的学习行为,这堂课之后还应该适时进行复习。

可能你会说,这些道理都浅显易懂,显而易见,就像当种子、土壤、热量、水分、阳光都充足时,就会长出植物,就会有收获。诚然,这些事实到处可见,却不妨碍其中隐藏着某些最深刻、最奥秘的自然定律。同样,简单的教学行为中,也隐藏着教育过程中最有效、最重要的规则。

一、教师必须熟悉所教的内容和背景

一堂好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对新课标的研读程度,对课程的整体把握情况,对知识背景的了解程度,对学情的调研情况,决定了这堂课的高度和深度。北京人大附中分校一堂数学课《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老师立意就是带领学生们玩转课堂,传统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有11种方式,这堂课老师引导学生从正向思考和反向思考两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观察规律,再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最后让学生快乐思考是不是所有空间形体的表面均可展开形成平面图形。老师在课前研究之深,了解之透,教师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学科思维和旁征引博的能力来自于对学科的热爱,对知识的清晰认识和熟悉程度。

二、学生要带着兴趣投入到未知领域

我们在课堂上观察一名积极投入学习的学生,学生专注的神情,全神贯注的态度,脸上充满了要去深入探索的渴望,这种兴趣和专注是一个真正学习者突出的精神状态。在开始一节课之前,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方法来保证全班或一些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热身活动、游戏活动和组织课堂一些类似活动等。这种注意力要配合提升兴趣一起行动,在人大附中分校听的另一节课《笛卡尔的发现之旅》,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小学数学一个重点,它为后续学习直角坐标“解析几何”奠定基础,那如何充分利用数对与点的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本质,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就是本课的难点。老师从一开始引用笛卡尔,引出他之所以有此伟大成就,据说和一只小蜘蛛有关系,唤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在情感愉悦、全身心都参与的时候,最高级的注意力才会发生。

三、老师和学生之间要有熟悉的语言媒介

我们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符号和系统,可以指老师一言一行,也可以是手势和眼神。这种语言是真实存在的,对老师和学生双方都是有意义的,而且意义明晰,容易理解。比如一堂英语课,老师也许知道上万词汇,但学生只有几百词汇量,这几百词汇能代表学生所有想法。教师需要进入到学生的认知和思想线路中,才能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话。如果教师的语言超出了这个范围,那么教师所说的对孩子来说就好像鼓点一样毫无意义。也许学生可能从教师的言语中猜出内容的大概,但是学生会经常被误导,不太明白老师的真实意图。我们要经常性地仔细研究学生的语言,了解学生使用什么样的词,这些词表达什么意思。我们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完整地说出他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了解他的想法以及表达出这些想法时的情绪,帮助学生纠正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在表达中和学生达到共鸣。刚才提及那堂玩转课堂数学课,老师和孩子在课堂中通过“大闪电”“小闪电”“我们一起快乐剪”“孩子们”“我来分享”“谢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这些有温度的语言,传递师生之间一份浓浓的情感,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老师的教学行为要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

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孤立存在,老师在课堂上所有的讲解、引导、展示,所有的教师行为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行为来进行,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的感知觉,形成学生自己的认知,让学生自发地进行思考、想象、推理。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把一个苹果从一个人转给另一个人,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自己从已有经验推到新经验,建构知识体系。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激发并引导学生的自发脑力活动,教学就是低效的甚至不会有任何收获。在北京海淀区实验学校听的一堂语文课《背影》,老师从初读背景、感知形象;双重视角,品味情感两个方面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以小见大,把握“我”的情感变化,从过去的我,对父亲的情感及表现,对比现在的我,对父亲的情感及表现,让学生有深深的代入感,同时,学习到了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方法,品味到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不失为一堂常态优质课。

五、学生的学习行为要建构出新的认知

可能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我们要从教师转向学生,一堂课学生的学习所获程度是课堂成败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观察课堂很容易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涉及注意力的集中,还要能完成课堂上所希望清晰明确的行为或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构建这堂课知识和体系,并能举一反三,迁移应用。这也许是师生所有行为和努力要达到的最佳效果。所以,我们在研究教师如何教的同时,一定要有方法、有策略地告诉学生如何学。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学习划分为连续进行的四个步骤,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这几个步骤后来被美国赫尔巴特派发展为准备(preparation)、指示(presentation)、比较和抽象(comparison and abstraction)以及概括(generalization)、应用(application)五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落脚在怎么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这五个学习过程并享受到沉浸其中的快乐。我们平常在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内化与运用,导学案和思维导图都是促进学生如何有效学的方法。刚才提到的《背影》这堂课,教师使用的导学案,第一部分预习学案,要求:1.思考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又各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到的?2.思考文中几次提到流下眼泪?又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到的?第二部分学习任务,要求: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品析父子之间的情感。2.体会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的情感。3.阅读关于线索的知识,分析本文的线索,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此导学案流程清晰,指导性强,学生一直在引导下主动探索,积极建构,刷新认知。

六、复习是巩固学习内容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是不是就能把所学知识、概念或任务应用于日常生活,是不是就能够形成一定的能力,引导行为,形成品质。当然不是这样,一堂课或者一门课程,它不会在学生第一次学习就显示出所有学科思维,逻辑脉络,或概念的实用性。就好比我们参观一所学校,第一次,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学校建筑、高楼或师生精神面貌等显著特征上。我们在离开后反复多次来到这所学校,进课堂听课,和师生交谈,才能清楚地看到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方面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希望完全消化和吸收某节课的内容,并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他就需要多次返回那节课,分析、比较,应用创新。我们应该都注意到这个现象,当我们反复咀嚼一篇文章时,常常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就像爬山一样,在不同的观景台,我们能看到同样的风景,但不同位置看到风景的不同角度是不一样,越往上爬,视野总会比之前更开阔、更全面、更丰富多彩。

从人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看,要经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创新等几个阶段,一堂课虽然也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不牢靠,不稳定,这就需要我们反复提升记忆的能力,让复习巩固旧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在牢固记忆的基础上,才能让复习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思维结构中,成为学生永久知识的一部分。

以上规律,仅仅是窥见一斑,只是我的一点思考,最基本但是又最重要,了解这些,我们也许不会成为好的教师,但这些规律一旦有意或无意地被遵守,我相信一定会起作用。就像遵守自然规律庄稼就能有收获,遵守成长规律就会促进身心发展一样。

(作者系攀枝花市实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四川十大法治人物,四川省第二批初中卓越校长工作室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