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命 归于生活 成于习惯——对于南京市陶行知小学课改实验的思考

作者:彭小虎 来源:《江苏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8-24 阅读量:0

生活教育理论的最终价值是解放人的创造性,培养自主的人。生活教育的内容强调回归生活,而学校教育的路径是“教学做合一”。因此,基于小学教育阶段儿童(6—12岁)的特征与发展需求,我们将这一思想浓缩为“源于生命、归于生活、成于习惯”,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力、生活力与学习力,并以此指导全部的生活教育课程建设。

生活教育课程建设是将包括国家课程在内的学校课程统一规划,形成“学习力课程”“生活力课程”与“生命力课程”,三者有机融合,互为支撑。

学习力课程不仅指国家课程规定的学习内容,也包括我校规定的生活体验与实践课程,它强调儿童的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规划能力的提升,塑造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我们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寻找6—12岁儿童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表述为“友爱、智慧与幸福”,这些目标又具体化为儿童成长的5大品质:生理品质、心理品质、智慧品质、人格品质、学习品质。在此基础上,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建立了陶行知小学生活教育课程总的体系。

生活力课程不是生活课程,其追求的是儿童的应然生活方式以及在课程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生活体验。比如每周一次的家庭生活体验课程(烹饪美食、整理房间等),每2周一次的社会体验课程(超市采购、银行存取款等),每3周一次的亲子活动(正常工作日观察记录父母或其他亲人的工作),每月一次由父母陪伴的远足,每2月一次的合作教养活动(家庭置换、合作教养等)。生活力课程的内容按照知识、行动与体验3个维度来实施,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任何主动建构并参与的活动都是学习活动,亦是教育活动。

生命力课程不是生命课程,我们更强调人的自然属性的成长与社会属性的价值追求。比如,通过每天1.5个小时的户外活动,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手”的系列活动课程(泥塑、纸塑等),实现学生的手脑结合;通过社会活动课程的参与和生活课程的体验,开启实践智慧,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成就感等。

就生活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而言,我们在遵照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做了相应调整: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即对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进行创新;二是特色活动课程化,即将准备设置的活动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系列化、整体化的设计安排;三是各类课程综合化,即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各学科课程之间内在的关系,按照融合课程理论将其统一落实到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目标中。

如在语文学习领域,从培养“友爱、智慧、幸福”的儿童目标出发,学校语文课程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语文课,8课时/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二是语文拓展课,5课时/周,包括3个系列,系列一“汉字与文化”,包括经典诵读(1—6年级,1课时/周)、汉字文化(1—2年级,1课时/周)、制谜与猜谜(3—4年级,1课时/周)、对偶与楹联(5—6年级,1课时/周);系列二“语言与表演”,包括儿童剧(1—6年级,1课时/周)、讲故事(1—2年级,1课时/周)、编故事(3—4年级,1课时/周)、演讲与口才(5—6年级,1课时/周);系列三“阅读与生活”,包括道德与法治(1—6年级,1课时/周)、闲时阅读(1—6年级,1课时/周)、个性阅读(1—6年级,1课时/周)。

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我校整体课程内容,我们根据不同课程性质配置了不同的课时时长。上午一、二、三节课为大课,每节40分钟,其余所有课程均为小课,每节30分钟。中午休息时间分两段,第一段为闲时阅读,时长40分钟,学生根据阅读计划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阅读;第二段为写字与书法,时长20分钟。这样安排,不仅严格执行江苏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的“五严”规定,而且通过大、小课时长的调整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大课程改革的执行力度,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源于生命,我们关注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并以此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归于生活,使我们更关注孩子在学习或经历什么内容,始终不忘学习只是孩子的生活方式之一;成于习惯,我们坚信这是文化的使命,人的一切良好行为都是来自于他的习惯。这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